腦出血后遺癥半側身子痛怎摸辦?

36歲

       2009-08-25 08:15      瀏覽8182次
    病情描述:
    主要癥狀:腦出血后遺癥半側身體疼痛 發(fā)病時間:4年 化驗檢查結果:因血脂高因起腦出?
    因不能面診,醫(y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腦出血發(fā)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血管的病變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通常所說的腦出血是指自發(fā)性原發(fā)性腦出血.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fā)病.腦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病人于發(fā)病數日內死亡,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特別是一些腦血栓,腦出血后遺癥嚴重的病人他們偏癱,全身癱瘓,四肢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等的癥狀讓大家慘不忍睹,真是一人患偏癱,全家無笑顏! 而日常生活中,引發(fā)腦出血后遺癥的因素有哪些? 1,冬秋季比夏季好發(fā).這是因為冬天天氣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夏季天氣轉熱,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的緣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會促發(fā)腦出血后遺癥. 2,情緒激動也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腦出血后遺癥. 3,過度疲勞和用力過猛會引起血壓升高,成為腦出血后遺癥的誘因. 4,過飽進餐和進食過分油膩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質增多,血液循環(huán)加快,血壓突然上升,因而可導致腦出血后遺癥的發(fā)生.

    尹忠誠

    主任醫(yī)師 已幫助 698692
    2009-08-25 08:19
向TA提問

有用(13)

    因不能面診,醫(y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腦溢血,中老年人是腦出血發(fā)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歲為最主要的發(fā)病年齡,腦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血管的病變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通常所說的腦溢血是指自發(fā)性原發(fā)性腦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fā)病,表現為失語,偏癱,重者意識不清,半數以上患者伴有頭痛,嘔吐. 腦溢血發(fā)病主要原因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絕大多數患者發(fā)病當時血壓明顯升高,導致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 腦溢血,系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絕大多數是高血壓病伴發(fā)的腦小動脈病變在血壓驟升時破裂所致,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 治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以防止腦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壓以防止進一步出血. 二,常規(guī)治療(一)一般處理;①保持安靜,絕對臥床,應在當地進行搶救,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 三,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四,控制高血壓,降低增高了的血壓是防止進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維持在(150 ̄160/90 ̄100mmhg)為宜; 五,止血藥和凝血藥對腦出血并無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仍可使用; 六,預防及治療并發(fā)癥,重癥病人應特別加強基礎護理,定時輕輕更換體位,注意皮膚的干燥清潔,預防褥瘡和肺部感染,癱瘓肢應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動運動,以防關節(jié)攣縮; 手術治療 : 中醫(yī)藥,針灸,按摩療法配合治療,對治療和康復有一定效果. 患者發(fā)生腦溢血后,家屬應進行緊急救護. 1.保持鎮(zhèn)靜并立即將患者平臥.千萬不要急著將病人送往醫(yī)院,以免路途震蕩,可將其頭偏向一側,以防痰液,嘔吐物吸入氣管. 2.迅速松解患者衣領和腰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天冷時注意保暖,天熱時注意降溫. 3.如果患者昏迷并發(fā)出強烈鼾聲,表示其舌根已經下墜,可用手帕或紗布包住患者舌頭,輕輕向外拉出. 4.可用冷毛巾覆蓋患者頭部,因血管在遇冷時收縮,可減少出血量. 5.患者大小便失禁時,應就地處理,不可隨意移動患者身體,以防腦出血加重. 6.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送往醫(yī)院途中,車輛應盡量平穩(wěn)行駛,以減少顛簸震動;同時將患者頭部稍稍抬高,與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隨時注意病情變化.

    曹江

    主任醫(yī)師 已幫助 697534
    2009-08-25 10:18
向TA提問

有用(9)

    因不能面診,醫(y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
    病情穩(wěn)定后,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后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 我們用中藥龜龍腦康修復損傷腦細胞,含有豐富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種氨基酸,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病情恢復

    項潔

    主任醫(yī)師 已幫助 698471
    2009-08-25 12:16
向TA提問

有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