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微的功效

    發(fā)布時(shí)間:2015-01-10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白微的功效

白微為蘿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莖,白微別名老君須,百蕩草,白龍須,白馬薇,白馬尾,白幕,半拉瓢,翅果白薇,春草,大白薇等,白微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功效,白微有治療熱病病邪入營(yíng)血、身熱不退、陰虛內(nèi)熱,產(chǎn)后虛熱等的作用,血熱相宜,血虛則忌。

藥名:白微。

別名:葞、芒草、白幕、薇草、骨美、白龍須、龍膽白薇、山煙根子、拉瓜瓢、白馬薇、巴子根、金甲根、老君須、老虎瓢根、婆婆針線包、東白微、香白薇、嫩白薇、直立白薇、三百根、牛角膽草、苦膽草、羊奶子、山煙、百蕩草、老龍角、羊角細(xì)辛、上天梯、大向砂、九根角、節(jié)節(jié)空、大百砂、雙角果、底線補(bǔ)、山老瓜瓢、蔓生白薇、白花牛皮消。

功效分類:清熱涼血藥。

白微的功效與作用

科屬分類:蘿藦科、鵝絨藤屬 。

性味:苦咸,寒,無毒。

歸經(jīng):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主治:用于熱病病邪入營(yíng)血,身熱不退,陰虛內(nèi)熱,產(chǎn)后虛熱;熱淋、血淋,瘡癰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等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來源:白微為蘿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莖。

炮制:

1、原藥揀去雜質(zhì),清水中洗漂,夏秋季浸10-20分鐘,春冬季浸1小時(shí),洗凈,剪去殘莖,切0.2-0.5cm中片,曬干。

2、炒白薇:白薇片文火炒至黃色,略見焦斑,取出攤晾。減其苦寒,不損脾胃之氣。

3、炙白薇:取白薇片,用煉蜜(白薇100公斤,用煉蜜25公斤)加少許開水拌入白薇片內(nèi),和均吸盡,炒至黃色不粘手時(shí),取出攤晾。減輕苦寒之性,增強(qiáng)清潤(rùn)之作用。

4、《雷公炮炙論》:凡采得白薇后,用糯米泔汁浸一宿,至明取出,去zi了,于槐砧上細(xì)銼,蒸,從已至申,出用。

5、《綱目》 :酒洗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