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fā)布時間:2015-03-12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升麻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對很多的疾病都有一定的功效,但是人們對于升麻這種中藥不是特別的了解,也不知道升麻到底能用來治療什么疾病,那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升麻的功效與作用究竟有哪些吧?

升麻.jpg

升麻的簡介

【名稱】:升麻

【別名】:莽???、龍眼根、窟窿牙根

【藥材類別】:根莖類

【性味】:甘;辛;微苦,涼。

①《本經(jīng)》:味甘辛。

②《別錄》:甘苦,平,微寒,無毒。

③《醫(yī)學(xué)啟源》:《主治秘訣》云,性溫,味辛。

④《湯液本草》:微苦,微寒。

【歸經(jīng)】:入肺、脾、胃經(jīng)。

①《醫(yī)學(xué)啟源》: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足陽明。

②《湯液本草》:手陽明經(jīng)、太陰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人手太陰肺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太陽小腸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

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jīng)。

【入藥部分】:為毛茛科植物升麻、興安升麻和大三葉升麻的根狀莖。

升麻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升陽,發(fā)表,透疹,解毒。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用于風(fēng)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

①《本經(jīng)》:主解百毒,辟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②《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fēng)腫諸毒,喉痛,口瘡。

③《藥性論》:治小兒風(fēng),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fēng)露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fēng)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④《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風(fēng)腫毒,口氣疳匿。

⑤《湯液本草》:《主治秘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fā)浮汗。

⑥《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乳蛾,痄腮。

⑦《綱目》:消斑疹,行竊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升麻的選方

①治傷寒,溫疫,風(fēng)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fā)未發(fā):干葛(銼細)、升麻、芍藥、甘草(銼,炙)各等分。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

②治小兒痘、痧疹不明,發(fā)熱頭痛,傷風(fēng)咳嗽,乳蛾痄腮:升麻五分,前胡八分,甘葛五分,黃芩一錢,梔子八分,炒牛蒡子一錢,甘草三分,桔梗五分,薄荷五分,川芎一錢。引用燈心煎服。(《滇南本草》升麻湯)

③治天行發(fā)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療,劇者數(shù)日必死,療得差后,瘡瘢紫暗,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也):水濃煮升麻,漬綿洗之??嗑茲n煮彌佳,但燥痛難忍。(《肘后方》)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上盛下虛,陰虛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疏》: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腎經(jīng)不足,及氣逆嘔吐,驚悸怔忡,癲狂等病,法咸忌之。

②《得配本草》:傷寒初病太陽,痘疹見標,下元不足,陰虛火炎,四者禁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