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應用】
第1步配木瓜
木瓜有舒筋活絡之長,五加皮有祛風濕、壯筋骨之功,二藥相伍,用治風濕痿痹、小兒行遲等。如《本草綱目》一方為五加皮木瓜煮酒服。
第2步配黃柏
黃柏苦寒,能消熱燥濕;五加皮苦溫,亦能燥濕。_72藥相伍,一寒一熱,用黃柏之寒消五加皮之溫,以除濕熱,同黃柏、菖蒲、蛇床子為末,敷囊濕神效。
第3步配杜仲
五加皮與杜仲,同入肝腎二經,皆具強筋骨、祛風濕作用,然五加皮辛苦而溫,辛以散風,溫以除寒,苦以燥濕;杜仲味甘微辛而氣溫,功偏益肝腎、壯筋骨。二藥相使合用,相輔相助,補肝腎以堅筋骨、祛風濕以強筋骨,是常用的強壯性祛風濕對藥。五加皮有調整血壓趨于正常的作用,而杜仲亦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用治肝腎兩虛型高血壓病,具有一定療效
第4步配茯苓皮、大腹皮
茯苓皮功能利水消腫,大腹皮亦能利水消腫,三藥合用,大增利水消腫之功。
【治病驗方】
第1步治男子婦人腳氣,骨節(jié)皮膚腫濕疼痛,進飲食,行有力,不忘事:五加皮四兩(酒浸),遠志(去心)四兩(酒浸令透,易為剝皮)。上曝干,為末,春秋冬用浸藥酒為糊,夏則用酒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瑞竹堂經驗方》五加皮丸)
第2步治一切風濕痿痹,壯筋骨,填精髓: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和曲米釀成飲之;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飲,或加當歸、牛膝、地榆諸藥。(《綱目》五加皮酒)
第3步治腰痛: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衛(wèi)生家寶方》五加皮散)
第4步治鶴膝風:五加皮八兩,當歸五兩,牛膝四兩,無灰酒一斗。煮三炷香,日二服,以醺為度。(《外科大成》五加皮酒)
第5步治四、五歲不能行:真五加皮、川牛膝(酒浸二日)、木瓜(干)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調下,一日二服,服后再用好酒半盞與兒飲之,仍量兒大小。(《保嬰撮要》五加皮散)
第6步治虛勞不足:五加皮、枸杞根皮各一斗。上二味細切,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麴一斗,余三斗用拌飯,下米多少,如常釀法,熟壓取服之,多少任性。(《千金方》五加酒)
第7步治婦人血風勞,形容憔悴,肢節(jié)困倦,喘滿虛煩,吸吸少氣,發(fā)熱汗多,口干舌澀,不思飲食: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藥、當歸(去蘆)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將青銅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日三服。(《局方》油煎散)
第8步治損骨:小雞一只,約重五、六兩(連毛),同五加皮一兩,搗為糊,搦在傷處,一炷香時,解下后,用山梔三錢,五加皮四錢,酒一碗,煎成膏貼之,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梅氏《驗方新編》)
【養(yǎng)生藥膳】
第1步五加皮瘦肉粥
原料:五加皮4.5克,絞肉31克,白米半碗,蔥、米酒、鹽各適量。做法:香菇水發(fā),切絲,蔥切段,備用。鍋中加適量水,放入五加皮煮藥汁,用藥汁煮粥。再將蔥爆香,加入香菇絲、肉、米酒、鹽拌炒裝盤備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粥鍋中燜約5分鐘即成。
藥膳功效:本品具有強關節(jié)、祛風濕的功效。
第2步五加皮熘黃魚
原料、黃魚1條(約500克),南五加皮10克,黃酒、糖、醋、鹽各適量。做法:黃魚去鰓、鱗、內臟,洗凈,兩側切花刀,南五加皮加水煎煮兩次,取湯汁,備用。將黃魚上裹好面糊,用油炸至酥脆,放入盤中。炒鍋中放入南五加皮湯汁,加黃酒、糖、醋、鹽,加熱拌炒,至湯汁稠黏,做汁澆魚食。
藥膳功效:本品補虛去濕、驅風散濕,適用于體虛、風濕病經久不愈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