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的功效

    發(fā)布時(shí)間:2015-04-10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性味】:

味苦;性寒。

《本經(jīng)》:味苦,溫,無毒。

《別錄》:有毒。

《藥性論》:味甘苦,有小毒。

李杲:味苦,性寒。

【歸經(jīng)】:

入大腸、肝、胃經(jīng)。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腎二經(jīng)。

《本草經(jīng)疏》:入手、足陽明經(jīng)血分。

《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經(jīng)。

【功效主治】:

白頭翁性寒;歸胃、大腸經(jīng);白頭翁藥用價(jià)值高,從上述歷代本草專著看出多有記述。中醫(yī)認(rèn)為,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明目,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等癥。

《本經(jīng)》:主溫瘧狂易寒熱,癥瘕積聚,癭氣,逐血止痛,金瘡。

《別錄》:(主)鼻衄。

陶弘景:療毒痢。

《藥性論》: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齒痛,主項(xiàng)下瘤疬。主百骨節(jié)痛。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fēng)氣及暖腰膝,明目,消贅。子:功用同上。

《傷寒蘊(yùn)要》:熱毒下痢紫血鮮血者宜之。

《本草匯言》:涼血,消瘀,解濕毒。

《本草備要》:治禿瘡、瘰疬、疝瘕、血痔、偏墜,明目,消疣。

《綱目拾遺》:去腸垢,消積滯。

《現(xiàn)代實(shí)用中藥》:療咽腫。

敗毒抗癌

用于癌瘤積毒:直腸癌 白頭翁15克,藤梨根、瞿麥、豬瘦肉各12克 加水2500~3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早、晚分服,食肉飲湯。并用鴉膽子煎水,保留灌腸(用導(dǎo)尿管注入瘤體上方)。有一定療效。亦宜于結(jié)腸癌。白血病 白頭翁、山慈姑、山豆根各15克,黃藥子、白花蛇舌草、龍葵各30克 水煎 3次服。宜于發(fā)熱、出血各型急性白血病。

涼血止痢

用于血熱瀉?。簾岫狙?白頭翁、秦皮各9克,黃柏6克,黃連3克,水煎為白頭翁湯,分2次服。虛熱下痢 白頭翁、秦皮各9克,黃連3克,黃柏、甘草各6克,阿膠珠(烊化競服)12克 水煎為白頭翁甘草阿膠湯,分2次服。原蟲性痢疾 白頭翁15~30克 水煎分3次服。7天為1療程。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加水煎成100毫升作保留灌腸,日1次。給藥后大便次數(shù)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原蟲轉(zhuǎn)陰時(shí)間平均為1.4天,平均7天治愈。癌毒血痢 白頭翁、椿皮各15克,黃芩、黃柏各9克,白芍、甘草各6克,黃連、木香各3克 水煎,日服2次。赤白帶下 白頭翁、珍珠菜根各30克,茜草9克,墨魚1只 水煎,服湯食魚,日1劑。

消腫破結(jié)

用于炎性腫結(jié):牙痛齦腫 白頭翁切碎3份,白胡椒(末)1份 加水少許,搗成泥狀,塞入牙腫處,上下牙咬緊,幾分鐘后吐出嗽口。1次不愈,可再使用1次。滴蟲陰炎 白頭翁30克,甜酒糟適量 搗汗服,渣敷腫處。瘰腫串結(jié) 白頭翁60克,當(dāng)歸尾、半夏、牡丹皮各30克 炒后研末,每服9克,白酒調(diào)下。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