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xué)即中醫(yī),博大精深,對于很多疾病都有自己獨到的治療方法,這里面就要涉及到中藥的知識了。我們知道中藥材的種類是非常多的,那你知道八角楓嗎?
八角楓
八角楓別名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華瓜木 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木 A. platanifolium (Sieb. et Zucc.) Harms. 辛、溫、有毒??伸铒L(fēng)除濕、散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
八角楓有毒,孕婦、小兒、年老體弱者均不宜服用。每次服用劑量不能超過0.006kg。如服多中毒,用蘿卜籽(0.1kg)煎水內(nèi)服,可以解除毒性。
以側(cè)根、須狀根(纖維根)及葉、花入藥。根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斬取側(cè)根和須狀根,曬干即可。夏、秋采葉及花,曬干備用或鮮用。
八角楓概況
【英名】:China Alangium
【科屬】:八角楓科八角楓Alangiaceae 別名:華瓜木,樞木等。
【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分布于長江流域各省。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15米,胸徑40厘米。常成灌木狀。樹皮淡灰色、平滑,小枝呈“之”字形曲折,疏被毛或無毛。葉柄下芽,紅色。單葉互生,卵圓形,基部偏斜。全緣或微淺裂,表面無毛,背面脈腋簇生毛,基出脈3~5,入秋葉轉(zhuǎn)為橙黃色?;辄S白色,花瓣狹帶形,有芳香,花絲基部及花柱疏生粗短毛。核果卵圓形,黑色?;ㄆ?~7月,果期9~10月。
【地理分布】: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分布,本地區(qū)有自然分布,未見栽培應(yīng)用。
【生態(tài)習(xí)性】:陽性樹。稍耐陰,對上壤要求不嚴,喜肥沃、疏 松、濕潤的土壤,具一定耐寒性,萌芽力強,耐修剪,根系發(fā)達,適應(yīng)性強。
【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散淤止痛。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通,跌打損傷,精神分裂癥。
【用法用量】側(cè)根1~3錢,用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勿過量;須根一般不超過1錢,宜在飯后服用。
【注意】有毒!孕婦忌服,小兒和年老體弱者慎用。
八角楓源形態(tài)
1.華瓜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5米。樹皮淡灰黃色,平滑,小枝圓形,灰黃色,具淡黃或褐色粗毛,皮孔不明顯。單葉互生,有柄;葉形變異較大,常卵形、圓形或橢圓形,長5~18厘米,寬4~12厘米,先端長尖,基部偏斜,平截,略成心形,全緣或少為上部3~5淺裂,主脈5條,下面常有脈腋叢毛。夏、秋開白色花,漸變?yōu)槿辄S色;3~15朵乃至30余朵成腋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序梗長6~15毫米,花梗密生細毛;萼廣鐘形,口緣有纖毛,萼齒6~8;花瓣與萼齒同數(shù)互生,條形,常由頂端反卷;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等長,花絲粗短,扁形,密被毛茸,花藥條形,長為花絲的3倍,花盤圓形,位于子房頂;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個,花柱細長,柱頭3淺裂。核果卵形,長約1厘米,熟時黑色,頂端具宿存萼齒及花盤。種子1粒。生于山野路旁、灌木叢或雜木林中。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省。
2.瓜木:與華瓜木很相似,但葉片通常明顯4~7裂,基部心形,下面有疏毛?;ㄐ蛏系幕ㄝ^少,通常2至數(shù)朵。成熟核果較小。生于山地林邊。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