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的臨床運用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15-08-1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一、咳嗽諸證:本品味苦性寒,清香不燥,能潤肺清火,降氣化痰、止咳。

1、肺熱咳嗽:熱邪犯肺,痰氣上逆,而致咳嗽氣促,面紅唇赤,痰黃者,用本品清肺、降氣化痰,常與麥冬、花粉、黃芩、梔子等養(yǎng)陰清熱藥物配伍,如《醫(yī)宗金鑒》清金散。

2、痰阻咳嗽:痰阻氣滯,咳嗽氣急,胸部脹悶,配降氣消痰、行氣之品如杏仁的功效與作用、紫蘇子、橘紅、枳殼同用,如《醫(yī)宗金鑒》寬氣飲。

3、肺熱久咳:身如火灸者,配瀉肺通腑、清熱止咳的桑白皮、大黃、紫菀、杏仁同用,如《本草衍義》治肺熱久嗽身如灸方。

4、濕熱痰嗽濕熱阻肺、咳嗽、干噦胸痞者,配清熱利濕之淡豆豉、射干、郁金、通草同用,如《溫病條辨》宣痹湯。

5、陰虛燥咳:熱邪傷肺,肺陰耗傷,見干咳無痰者,配清熱潤肺止咳之石青、麥冬、桑葉的功效與作用、杏仁同用,如《醫(yī)門法律》清燥救肺湯。

6、肺虛久咳:肺氣虛弱,久咳氣喘,用本品常與阿膠的功效與作用、百合的功效與作用、黃芪、太子參配伍。

二、白喉

疫毒襲肺,發(fā)熱惡寒,嗽如犬吠喉痛發(fā)白者,用本品清腫止咳,常與清熱解毒之銀花、桑葉、薄荷的功效與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配伍,如《白喉忌表抉微》除溫化毒湯。

三、出血證

吐血、衄血:肺胃熱盛而致吐衄、牙宣者,用以清胃火,泄肺熱,可配養(yǎng)陰清熱涼血之生地、天冬、石斛、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同用,如《太平惑民和劑局方》甘露飲;亦可單用,如《太平圣惠方》治衄血不止,即單用焙研末,茶的功效與作用服。

四、嘔吐、呃逆證

本品體輕氣香,味厚性降,能醒脾胃、下逆氣、降濕蝕、化痰涎、廓中州、止吐逆。

1、嘔吐:積熱上沖,食已即吐者,用之清胃止嘔,常與清熱降逆止嘔之山梔、半夏的功效與作用、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同用,如《本事方》竹茹湯;若熱病濕阻中焦而致嘔吐者,可與淡竹葉、白茅根合用,如《古今錄驗方》枇杷葉飲子。

2、小兒吐乳不定:取枇杷葉3g(拭去毛,微炙黃),母丁香3g,搗細羅為散,如吐者,乳頭上涂一字,令兒咂便止(《太平圣惠方》枇杷散)。

3、呃逆:中寒氣逆而致噦逆不止,飲食不入者,用此醒脾和胃、下氣降逆,常與溢胃散寒之生姜的功效與作用、陳皮、甘草合用,如《圣濟總錄》枇杷葉湯。

此外,亦可用治肺風鼻赤酒渣:取琵琶葉,焙干末之,茶調下3~6g,1日3次服(《本事方》)。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