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

    發(fā)布時間:2015-10-22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制作方法及作用功效: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藥物組成】麻黃6克,連翹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棗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出處】《傷寒論》第262條曰:“傷寒,熱瘀在里,身必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藥方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成人常用劑量:5劑)

方解:麻黃、杏仁、生姜意在辛溫宣發(fā),解表散邪;連翹、梓白皮、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熱解毒;甘草、大棗甘平和中,其藥物組合成為共奏辛溫解表散邪,解熱祛濕之效。陽黃為濕熱侵襲機體,兼有外感證時應(yīng)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既可散外邪又可內(nèi)清濕熱。

主治:濕熱蘊郁于內(nèi),外阻經(jīng)絡(luò)肌膚之病候。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注釋】錢氏曰:瘀者,言留蓄壅滯也。傷寒之郁熱與胃中之濕氣互結(jié),濕蒸如淖淖中之淤泥,水土黏濘而不分。《經(jīng)》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蓋以濕熱膠著,壅積于胃,故云瘀熱在里,必發(fā)黃乜。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能治表,利小便,解郁熱,故以此主之。

瀾氏曰:此證雖日在里,必因邪氣在表之時有失解散,故今雖發(fā)黃,猶宜兼汗解以治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疥癬內(nèi)陷,一身瘙癢,發(fā)熱喘咳,腫滿者,加反鼻(詳拾掇篇中)有奇效。生梓白皮采用不易,今權(quán)以干梓藥或桑白皮代之。

求真按余曾以本方兼用伯州散治濕疹內(nèi)攻性腎炎。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