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飲片新參》)
【異名】珠牡、珠母(《本草圖經(jīng)》),明珠母(《中藥志》)。
【來源】為珍珠貝科動物珍珠貝、馬氏珠珠貝或蚌科動物幾種河蚌貝殼的珍珠層。動物形態(tài)詳"珍珠"、"蚌肉"條。
【采集】全年均可收集。將貝殼用堿水煮過,漂凈,刮去外層黑皮,煅至松脆即成。市售品有采自制鈕扣剩下的廢蚌殼加工而成。
【藥材】為不規(guī)則的片狀,大小不一,厚約5毫米。一面淺粉紅色,有彩色光澤,一面乳白色,平滑,有光澤;表面有白粉。質(zhì)松脆,可層層剝離。氣無,味淡。以片大、色白、酥松而不碎者為佳。主產(chǎn)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地。
【化學成分】射線裂脊蚌的貝殼中,含碳酸鈣90%以上,有機質(zhì)約0.34%;尚含少量鎂、鐵、硅酸鹽、硫酸鹽、磷酸鹽和氯化物。煅燒后,碳酸鹽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等,有機質(zhì)則被破壞。
【藥理作用】以馬氏珍珠貝的珍珠層粉末給家兔后,血中鈣離子濃度,與給碳酸鈣后幾無差別。其30%硫酸水解產(chǎn)物,含有:白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等氨基酸,對兔的耳殼血管及血壓無作用,但能增大離體蟾蜍心跳振幅,降低離體兔腸張力,對兔有短暫的利尿作用。珍珠層4N鹽酸提取液能抑制組織胺對離體豚鼠小腸的收縮作用。其..提取液能抑制組織胺對腸管的收縮,防止組織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對馬血清致敏的豚鼠過敏性休克雖不能防止,但對臟器過敏,如對豚鼠離體腸管、子宮的收縮,則有抑制的傾向。珍珠貝殼粉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