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fā)布時間:2015-12-11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金銀花屬于茶的一種,它有著清熱解毒的作用,很多感冒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感冒引起的一些癥狀都可以喝一些金銀花茶,對感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能只知道它能治病,不知道它也是一種養(yǎng)生保健的茶,金銀花個很多人的身體都帶來了很多好處,它有著獨特的味道以及作用。讓很多人喝了以后都增強了免疫力。

金銀花的簡介

【藥材名稱】金銀花

【別名】忍冬花(《唐本草》),銀花(《溫病條辨》),鷺鷥花(《植物名實圖考》),蘇花(《藥材資料匯編》),金花(《江蘇植藥志》),金藤花(《河北藥材》),雙花(《中藥材手冊》),雙苞花(《浙江民間草藥》),二花(《陜西中藥志》),二寶花(《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出處】《履巉巖本草》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5~6月間,在晴天清晨露水剛干時摘取花蕾,攤席上晾曬或陰干,并注意翻動,否則容易變黑。忌在烈日下曝曬。宜保存于高燥通風處,防止生蟲、變色。

【生境分部】我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而以山東產(chǎn)量最大,河南產(chǎn)的質(zhì)量較佳。

【性狀】干燥花蕾呈長棒狀,略彎曲,長約2~3厘米,上部較粗,直徑約1.5~3毫米。外表黃色或黃褐色,被有短柔毛及腺毛?;坑芯G色細小的花萼,5 裂,裂片三角形,無毛。剖開花蕾,則見5枚雄蕊及1枚雌蕊?;ü诖叫?,雌雄蕊呈須狀伸出。氣芳香,味微苦。以花未開放、色黃白、肥大者為佳。

【化學成分】花含木犀草素、肌醇約1%及皂甙、鞣質(zhì)等。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

在體外對多種細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以及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各種細菌的敏感性,各家報告有些不同。一般而言,對沙門氏菌屬,作用較強,尤其對傷寒及副傷寒桿菌在體外有較強的抑制;高濃度時對志賀菌屬均可抑制,低濃度時則對志賀氏痢疾桿菌作用較強,舒氏痢疾桿菌較次,弗氏痢疾桿菌幾無效。亦有謂金銀花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而對大腸桿菌則否。對慢性氣管炎中某些常見細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也有抑菌作用(平板法)。另在體外能使敏感細菌發(fā)生菌體膨大的形態(tài)變化,而革蘭氏染色的性質(zhì)不受影響。高壓消毒,可顯著影響其抗菌效力。煎煮后作用亦減弱。其真正有效成分,迄未提出,早年報告為一種不揮發(fā)的油狀物,其水溶性很高,性質(zhì)較穩(wěn)定,冷藏液可維持3~4周,仍有抑菌作用。據(jù)云葉較花有更強的抗菌作用,尚待研究。

金銀花在體外對人型結(jié)核桿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在對小鼠接種人型結(jié)核桿菌后的實驗治療中,金銀花亦能較顯著的減輕肺臟病變,但器官的直接涂片及培養(yǎng)仍能查到結(jié)核菌。其水浸劑(1:4)在體外對若干皮膚真菌有輕度抑制作用。煎劑在體外對皮膚真菌的作用雖很小,但在含金銀花(30%)的培養(yǎng)基上,某些真菌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綠暈現(xiàn)象,其意義尚待闡明。水煎劑在體外對鉤端螺旋體的抑菌作用強于醇提取物,弱于黃連或荔枝草。它還能延緩呼吸道病毒對細胞的病變作用。銀翹散合劑在體外對PR株流感病毒有滅活作用;但在雞胚體內(nèi),對病毒繁殖無任何影響。

2、其他作用

給禁食大鼠服大量膽甾醇,如同時服金銀花(2.5克/公斤),則血膽甾醇水平較對照組為低,故金銀花似能減少腸道對膽甾醇的吸收。流浸膏對家兔及犬的呼吸、血壓及尿量均無明顯影響,呼吸幅度略有增大,血壓微有變動,但不一致;口服或注射,吸收皆不完全;對局部有刺激作用。毒性很小,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數(shù)致死量為53克/公斤。另據(jù)報道,金銀花熱水浸劑對大鼠幽門結(jié)扎性胃潰瘍有輕度預防作用,如與豬腎、茯苓、人參、芡實及真珠等組成合劑,則預防作用更強;上述合劑的提取物,對癌細胞無直接作用,但能減輕患癌動物肝臟中過氧化氫酶及膽堿酯酶活性的降低。

【炮制】金銀花:篩去泥沙。揀凈雜質(zhì)。銀花炭:取揀凈的金銀花,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噴淋清水,取出,曬干。

【性味】甘,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本草正》:"味甘,氣平,其性微寒。"

【歸經(jīng)】入肺、胃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jīng)。"

②《得配本草》:"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


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治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

①《滇南本草》:"清熱,解諸瘡,癰疽發(fā)背,丹流瘰疬。"

②《生草藥性備要》;"能消癰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瘡,去皮膚血熱。"

③《本草備要》:"養(yǎng)血止渴。治疥癬。"

④《重慶堂隨筆》:"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息肝膽浮越風陽,治痙厥癲癇諸癥。"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外感發(fā)熱咳嗽,腸炎,菌痢,麻疹,腮腺炎,敗血癥,瘡癤腫毒,闌尾炎,外傷感染,小兒痱毒。制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及腸道傳染病。"


金銀花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


金銀花的選方

①預防乙腦、流腦:金銀花、連翹。大青根、蘆根、甘草各三錢。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連服三至五天。(《江西草藥》)

②治太陰風溫、溫熱,冬溫初起,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荊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服。(《溫病條辨》銀翹散)

③治痢疾:金銀花(入銅鍋內(nèi),焙枯存性)五錢。紅痢以白蜜水調(diào)服,白痢以沙糖水調(diào)服。(《惠直堂經(jīng)驗方》忍冬散)

④治熱淋:金銀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楔子根、白茅根各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五至七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

⑤治膽道感染,創(chuàng)口感染:金銀花一兩,連翹、大青根、黃芩、野菊花各五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⑥治瘡瘍痛甚,色變紫黑者:金銀花連枝葉(銼)二兩,黃芪四兩,甘草一兩。上細切,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nèi),閉口,重湯內(nèi)煮三、二時辰,取出,去滓,頓服之。(《活法機要》回瘡金銀花散)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