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的荷梗比較柔弱,對風浪的抵抗力差,強風大浪時易折斷荷梗,影響蓮藕生長,造成減產(chǎn)。因此,宜選擇避風、水流平緩、水位穩(wěn)定,最高水位不超過l—1.2米,具規(guī)范化藕魚工程的田塊進行藕種植,土壤為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在種植前半月將大量基肥施下,及時耕耙。種藕前1一2天再耙一次,使田上成為泥濘狀態(tài),土面平整,以免灌水后深淺不一。連作的老藕田要清除老藕的葉柄、花梗和藕鞭等殘留物,并應整修田埂,填補坑洞,以防漏水、漏肥。藕田的基肥施用量應根據(jù)土壤肥瘦而定,一般每667米(畝)施人畜糞肥或廄肥1500—2500千克,或綠肥3000一3500千克。多施堆廄肥可以減少藕身附著的紅色銹斑,提高品質。深水藕田易缺磷,除了施足有機肥外,還應撤施過磷酸鈣30-40千克作基肥。
種藕的田塊深耕耙平后,放進5厘米左右的淺水后栽植。排種時,按照藕種的形狀用手扒開淤泥,然后放種,放種后立即蓋回淤泥。通常斜植,藕頭入土深10-12厘米,后把節(jié)梢翹在水面上,種藕與地面傾斜約20度,這樣可以利用光照提高土溫,促進萌芽。排藕的方式很多,有朝一個向的,也有幾行相對排列的,各株間以三角形的對空間排列較好,這樣可以使蓮鞭分布均勻,避免擁擠。無論田藕還是塘藕,種植時要求四周邊行藕頭一律向田內,以免蓮鞭伸出田埂外。一般來說,藕蓮的種植密度應大一些,行距為l.7—2.6米,株距為0.5-0.7米,每667米(畝)用種量150-250千克。
田間管理
巡田
巡田,即對藕田進行巡視,是藕魚生產(chǎn)過程中的基本工作之一。只有經(jīng)過巡田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故每天必須堅持早、中、晚3次巡田。巡田的主要內容:觀察魚的浮頭情況,查找魚浮頭的原因。檢查田埂有無洞限或塌陷,一旦發(fā)現(xiàn)應及時堵塞或修整。魚溝、魚溜有一定深度和寬度,在養(yǎng)殖期間水流暢通。檢查水位,始終保持適當?shù)乃?。在投喂時注意觀察魚的吃食情況,相應增加或減少投量。防治疾病,經(jīng)常檢查藕的葉片、葉柄是否正常,結合投喂、施肥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對癥下藥。防毒、防盜、保證環(huán)境安靜。
調節(jié)水位
根據(jù)蓮藕對水位的適應性可分為淺水藕和深水藕兩種生態(tài)類型。淺水藕適合水位10-2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30一50厘米。深水藕適合水位30一50厘米,最大耐水深度1一1.2米。
淺水藕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后淺。在栽藕后到立葉出現(xiàn)時的萌芽生長期,應保持淺水,以提高土溫,促進發(fā)芽。一般是以保持4-7厘米深的水層為好,隨著立葉的出現(xiàn),蓮藕莖葉生長逐漸轉旺,水層要逐漸升高到12-15厘米。當終止葉出現(xiàn)后,表明開始結藕,水層要逐漸降低到4-7厘米,促進結藕。深水藕的水位不易調節(jié),主要是防止汛期受澇,特別是立葉淹沒后,應在8小時內緊急排水,使荷葉露出水面,以防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