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子,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陜西、甘肅、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瀉下逐水,破血消癥之功效,外用具有療癬蝕疣之功效。那么,千金子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01致瀉

種子含固定油,新鮮時無色、無味;俱可很快變惡臭而有強辛辣味,致瀉成分為千金子甾醇、種子脂肪油中所含的環(huán)氧干金二萜醇苯乙酸酯二乙酸酯,對胃腸刺激,可產(chǎn)生峻瀉,作用強度為蓖麻油的三倍。山羊食此植物后,在其乳汁中亦含有此種毒性物質。
02抗腫瘤

據(jù)初步篩選試驗(美藍法、瓦伯呼吸儀),鮮草對急性淋巴細胞性及粒細胞型、慢性粒細胞型、急件單核細胞型白血病白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同屬植物含鬼臼樹脂,有抗腫瘤作用,但毒性較大。
03抗菌

千金子品所含的瑞香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及綠膿桿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