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配知母治療什么的

    發(fā)布時間:2016-11-28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我們在吃一些藥物或者中成藥的時候,都會看到當歸,等等之類的,但是大家也很容易知道每一味藥的成分和用途,但是組合在一起的功能大家就不是很了解了,那么,黃芪配知母治療什么的?比如黃芪配知母,具有益氣滋陰止消渴的作用,因為黃芪不但補氣,用之得當,尚能滋陰,同時配伍知母,生津潤燥,二者配合,有陽升陰應,云行雨施之妙,且知母能制約黃芪之溫熱之性,兩相配伍,藥性平和,始能久服無弊。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于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y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jié)血糖含量。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肴等。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為補氣要藥。 臨床應用時習慣分為生用、蜜炙、麩皮拌炒3種,其藥效各有不同,生黃芪多用于固表、托瘡、利水等;蜜炙黃芪多用于補中益氣;炒黃芪多用于益氣健脾。

知母用于溫熱病、高熱煩燥、口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之癥及肺熱喘咳、痰黃而稠。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熱,中能清胃火,故適用于肺胃有實熱的病癥。本品常和 石膏同用,可以增強石膏的清熱瀉火作用。用于陰虛發(fā)熱、虛勞咳嗽及消渴等癥。知母能瀉肺火而滋腎,故不僅能清實熱,且可清虛熱。在臨床上多與黃柏同用,配入滋陰藥中,如知柏地黃丸,治陰虛 火旺、潮熱骨蒸等癥。又本品配養(yǎng)陰潤肺藥如沙參、麥冬、川貝等品,可用于肺虛燥咳;配清熱生津藥如天花粉、麥冬、粉葛根等品,可用治消渴。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上能清肺,中能涼胃,下能瀉腎火。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