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盛行的印度地區(qū),有很多的人都會焚香禮佛,在這里,所焚的香多為沉香所制,雖然沉香多用于焚香之中,其實沉香是一味中藥,沉香的藥用作用非常廣泛和重要,現(xiàn)在我們著重論證一下沉香的藥用作用,沉香是沉香木樹干被一種叫做黃綠墨耳真菌的微生物侵入寄生后發(fā)生生物化學變化,并經多年沉積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生物化學物質,沉香的密度越大甚至木沉于水,說明凝聚的樹膠香脂特多,其質量也就越好。
沉香,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樹脂的木材。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割取含樹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陰干。
沉香炮制方法:除去枯廢白木,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1、對消化道系統(tǒng)的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能抑制離體豚鼠回腸的自主收縮, 對抗組胺、乙酰膽堿引起的痙攣性收縮;對整體動物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醇沉液能使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腸推進運動減慢, 呈現(xiàn)腸平滑肌解痙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作用:沉香苯提取組分給小鼠灌胃能明顯延長小鼠環(huán)已巴比妥的睡眠時間。
3、治陰虛腎氣不歸原:沉香磨汁數(shù)分,以麥門冬、懷熟地各三錢,茯苓、山藥、山茱萸肉各二錢,牡丹皮、澤瀉、廣陳皮各一錢。水煎,和沉香汁服。(《本草匯言》)
4、治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咳嗽短氣,腹脅脹,小便不利:沉香一錢,烏藥三錢,茯苓、陳皮、澤瀉、香附子各半兩,麝香半錢。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下。(《雞峰普濟方》沉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