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知的肉豆蔻是一種熱帶常用的香料,并且它的果仁還具有可入藥的作用,可以內(nèi)服還可以外用,該種為熱帶著名的香料和藥用植物,冬、春兩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可治虛瀉冷、腹冷痛、嘔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蟲驅(qū)除劑,治療風(fēng)濕痛等,此外,還可作調(diào)味品、工業(yè)用油原料等,可是我們說的肉豆蔻可以直接吃嗎,卻很多人都不知道。
肉豆蔻為肉豆蔻屬常綠喬木植物,小喬木;幼枝細(xì)長。葉近革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面無毛;側(cè)脈8-10對;葉柄長7-10毫米。果通常單生,短柄,有時具殘存的花被片;假種皮紅色,至基部撕裂;種子,珠形;子葉短,蜷曲,基部連合。原產(chǎn)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中國廣東、廣西、云南亦有栽培。喜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適宜生長的氣溫為25-30℃,抗寒性弱,在6℃時即受寒害。年降雨量應(yīng)在1700-2300mm之間,忌積水。幼齡樹喜陰,成齡樹喜光。以土層深厚、松軟、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為宜。
肉豆蔻的食用方法一般是做菜或者煎茶,應(yīng)該是不可以直接吃的。其味辛、微苦,性溫,有小毒,歸脾、胃、大腸、腎經(jīng),香燥,可散可澀; 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開胃消食的功效。
下面教大家一種肉豆蔻的做法,首先將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再將粳米撈出,瀝干水分,將肉豆蔻搗碎,成細(xì)末,姜切片,取鍋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然后改用小火熬煮,煮至粥將成,加入內(nèi)豆蔻末、姜片,攪拌均勻,再略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肉豆蔻還有許多有價值的作用,其一是鎮(zhèn)靜催眠作用。該品揮發(fā)油中所含的甲基異丁香酚有抑制中樞神經(jīng)作用,兔耳iv50mg/kg后,可見睡眠時翻正反射、痛覺反射和聽覺反射均消失,睡眠時間平均20分鐘8秒,有加強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
其二是抗菌作用。甲基異丁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馬拉巴酮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和堅忍鏈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其三是麻醉作用。該品揮發(fā)油中的甲基丁香和香脂素對小鼠、兔、貓和狗,iv給藥后有麻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