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說過一種茶,這種茶有很好的化痰的作用,相信很多的朋友已經(jīng)猜到了,沒錯(cuò),這種茶就是矮地茶,如果誰第一次聽說這個(gè)茶名字的朋友一定非常的好奇吧,為什么這種茶叫矮地茶呢?它是否還有其他的一些別名呢?其實(shí)它的名字來源于外國(guó),是個(gè)泊來詞,湖南土家族稱該品為音譯為矮地茶,民間用于肺痿、咳嗽及火眼等,那下面呢我門就來詳細(xì)說一下矮地茶別名是什么吧。
關(guān)于矮地茶的別由來在古典的著作中就有記錄,《李氏草秘》載:葉下紅,一名平地木,長(zhǎng)五、六寸,莖圓,葉下生紅子,生山顯等處,又名矮地。從植物高度來看似為該品,而《本草綱目拾遺》木部所載:葉底紅,俗呼矮腳,又名葉下紅。從其描述看難以斷定與《李氏草秘》所謂的葉下紅為同一植物?!吨参锩麑?shí)圖考》卷十四載:小青生沙壖地,高不盈尺,開小粉紅花,尖瓣下垂,冬結(jié)紅實(shí),俗呼矮茶。附圖則與該品吻合。
矮地茶為南方地區(qū)民間草藥。商品為紫金??浦参镒辖鹋5母稍锶辍!秷D經(jīng)本草》,蘇頌說:紫金牛,生福州,味辛,葉如茶,上綠下紫,實(shí)圓,紅如丹朱,根紫色,八月采,去心暴干,頗似巴戟。
知道了它的別名的由來,也要記住它哦,矮地茶根莖呈圓柱形,疏生須根。莖略呈扁圓柱形,稍扭曲,長(zhǎng)10~30cm,直徑0.2~0.5cm;表面紅棕色,有細(xì)紋、葉痕及節(jié);質(zhì)硬,易折斷。葉互生,集生于莖梢;葉片略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橢圓形,長(zhǎng)3~7cm,寬1.5~3cm;灰綠色、棕褐色或淺紅棕色;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xì)鋸齒;近革質(zhì)。莖頂偶有紅色球形核果。氣微,味微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