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應該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僵蠶,起初不知道是什么,后來上網搜索才知道這是一味中藥,僵蠶,別名天蟲、姜蠶。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產品,它又名白僵蠶,是家蠶幼蟲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發(fā)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蟲體,由于其體表密布白色菌絲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層白膜,故名,主要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皮膚瘙癢等病癥,那么就來深入了解一下僵蠶統(tǒng)貨及其功效與作用。
僵蠶,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絲體近無色,細長卷曲纏結在體壁中。氣管壁碎片略彎曲或弧狀,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表皮組織表面具網格樣皺縮紋理以及紋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圓形毛窩,邊緣黃色;剛毛黃色或黃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未消化的桑葉組織中大多含草酸鈣簇晶或方晶。僵蠶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的功效,臨床多用于治有形之包塊,如結節(jié),咽腫痛,瘰疬,風瘡癮疹等。皆取其通散之能。
僵蠶功能主治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熄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皮膚瘙癢;熄風解痙:用于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癥、抽搐,常配天麻、全蝎。并用于風熱頭痛及皮膚癢疹;化痰散結:用于瘰疬、扁桃體炎、腮腺炎;偏正頭風、夾頭風,兩太陽穴痛:用僵蠶末,蔥茶調服一匙;突然頭痛:僵蠶末每日10克,熟水送下。
僵蠶統(tǒng)貨,據業(yè)內人士普遍反映:2011年浙江、江蘇等主產區(qū)風調雨順,蠶農養(yǎng)蠶更是歡喜雀躍,精心飼養(yǎng),注重病害防治,使白粉病或傳染菌白僵菌病的傳染率降到最低限度。經驗豐富的農戶,一般早作預防,消毒噴藥,導致僵蠶產量大幅度下降,收購量不足于銷,加之社會庫存量不足,產區(qū)價格上揚,市價也必定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