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干竹茹的方法與竹茹的功效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2-06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竹茹是一種特殊的中藥材,新鮮的竹茹和炮制后的干竹茹都可入藥,干竹茹,外觀像一團(tuán)木工刨下的木屑,卻有極高的藥用價(jià)值,竹茹,別名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分布于廣東,廣西,主產(chǎn)于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全年均可采制,生用或姜汁炙用,有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安胎涼血的功效,下面具體了解制下竹茹的功效與制干竹茹的方法。

制干竹茹

竹茹,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頭典竹等的莖稈除去外皮后刮出的中間層,又名竹皮,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入肺、胃、膽經(jīng),有清熱止嘔,滌痰開郁的功效。竹茹滌痰開郁:用于膽虛痰熱郁結(jié)、煩悶不寧、不得眠等證,可與枳實(shí)、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溫膽湯。

竹茹用于中風(fēng)痰迷心竅、舌強(qiáng)不能言,可與膽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紅、枳實(shí)、人參、甘草、生姜同用,如滌痰湯。竹茹清熱止嘔:用于濕熱嘔吐,可與黃連、半夏、陳皮同用,如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用于胃虛熱所致的嘔吐或噦逆,可與橘皮、黨參、甘草、生姜、大棗同用。清熱除煩:用于熱病后余熱未盡,心煩意亂,可用竹葉、石膏加竹茹、蘆根。

制干竹茹的方法是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條,捆扎成束,陰干即可。干竹茹呈不規(guī)則的絲狀或薄帶狀,常卷曲扭縮而纏結(jié)成團(tuán)或作創(chuàng)花狀,長短不一,寬0.5-0.7cm,厚0.3-0.5cm,全體淡黃白色、淺綠色、青黃色、灰黃色、灰黃綠色、黃而韌,有彈性。氣稍清香,味微甜,生用或姜汁炙入藥,對于疾病都有極其良好功效。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jìn)體...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jī)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