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甘草是何草?與其他草有何不同

    發(fā)布時間:2017-02-0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不管鄉(xiāng)村還是城市,每到夏季就到處呈現(xiàn)一片綠色,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草就是參與者之一,下面簡介野甘草及相關(guān)內(nèi)容,野甘草 亞灌木,高25~80厘米,全株無毛,根粗壯,莖直立,有分枝,下部木質(zhì)化,葉小,對生及輪生,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邊緣有鋸齒。

野甘草

花小,多數(shù),白色,單生或成對;萼片4,卵狀矩圓形,長約2毫米;花冠輻狀,4裂,裂片橢圓形,花徑4~5毫米,喉部有毛;雄蕊4,花藥箭頭形,黃綠色;雌蕊1,花柱細(xì)長,柱頭盤狀。蒴果卵狀至球形,直徑2~3毫米,花柱宿存,熟后開裂。花期夏、秋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熱咳嗽,暑熱泄瀉,腳氣浮腫,小兒麻疹,濕疹,熱痱,喉炎,丹毒。

①《福建民間草藥》:“解熱利尿,調(diào)中益肺?!?/p>

②《廣西中藥志》:“退熱祛風(fēng),又可解木薯中毒?!?/p>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感冒發(fā)熱,腸炎腹瀉,腳氣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3兩。外用:搗敷。

【原產(chǎn)地】:美洲熱帶

【入侵地】: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臺灣,香港,澳門,海南,云南,上海

【入侵時間及地點】:19世紀(jì)在香港歸化。

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福建;原產(chǎn)美洲熱帶,現(xiàn)已廣布于全球熱帶。喜生于荒地、路旁,亦偶見于山坡。

栽培技術(shù)

直立草本或為半灌木狀。一般性農(nóng)田和草坪雜草,多生長于荒地、山坡、路旁,喜生于濕潤環(huán)境,海岸沙地也能生長?;ü谙那锛净驇兹?。種子繁殖。

一般性雜草。為常見農(nóng)田和草坪雜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