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神奇,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海龜,它的神奇色彩,在于它的古老、還在于它的消化系統(tǒng),它是玳瑁,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是屬于海龜科的一種海龜,是玳瑁屬下唯一一種,又名瑇瑁、蝳蝐、瑇玳;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 主要的生活區(qū)是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qū),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龜;看到這兒,你知道玳瑁是什么了嗎?
在所有的海龜中,玳瑁在身體構(gòu)造和生態(tài)習(xí)性上有一些獨一無二的特征,這些特征中包括玳瑁是已知唯一一種主要以海綿為食的爬行動物。正由于玳瑁過于獨特,其進化地位有些不明確。分子分析支持了玳瑁是從肉食祖先而不是草食祖先進化而來的觀點,因此玳瑁很可能是由肉食性物種(如蠵龜)組成的蠵龜族進化而來,而不是由草食性物種組成的海龜族進化而來。
已知其最大的龜殼長近1米,重100余斤,為2015年4月25日廣東珠海漁民誤捕,于26日重新放生。通常所見的殼長僅60厘米左右,重9-14公斤。背甲共有13塊,作覆瓦狀排列,所以得名“十三鱗”。有扁平的軀體、保護背甲、以及適于劃水的槳狀鰭足,成體甲殼為鮮艷的黃褐色,平滑有光澤。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頭、尾和四肢均可縮入殼內(nèi)。背甲和頭頂鱗片為紅棕色和黑色相間。頸及四肢背面為灰黑色,腹面幾為白色。
作為中藥藥用的玳瑁,是出自《開寶本草》一書,其來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背甲,是平肝息風(fēng)藥的一種。玳瑁藥性甘,寒;入心、肝經(jīng),有清熱解毒,平肝定驚的功效。藥用的玳瑁,一般主產(chǎn)于中國的東南方,如廣東省、福建省、臺灣等。一般情況下,在捕獲玳瑁后,將其倒掛,用煮沸的醋澆在背甲上,凈制,去除殘肉,干燥。如今玳瑁已經(jīng)被歸類為次常用中藥,而《中國藥典》自1995年起也不在正文中收載本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