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胡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3-13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石胡荽是一種你經(jīng)常會看見的雜草,這么說其實也不全面,它可不像雜草一樣毫無用處,這里我們就來學習石胡荽的相關(guān)知識吧,石胡荽為一年生草本,莖匍匐或披散,基部多分枝,無毛或略被短毛,葉互生,細小,倒卵狀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下延成狹楔形,僅上部邊緣有疏齒,花開呈頭狀花序,單生于葉腋內(nèi),扁球形,無柄,苞片矩圓形,花小,無柄,淡黃色,花期于春,瘦果四棱形,無冠毛,分布與采集:生于田野、路旁濕地、園邊等草地上,全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陰干備用。

石胡荽

石胡荽的性味功能:辛,溫、無毒。通竅散寒,祛風利濕,散瘀消腫。主治:傷風感冒,急、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瘧疾,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蛔蟲性腸梗阻,毒蛇咬傷。

石胡荽治療疾病的幾種偏方

一、痰喘。用石胡荽左楊汁,和酒。

二、目疾,翳障(目赤腫脹,羞明昏暗,隱澀疼痛,眵淚風癢,鼻塞頭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曬干)二錢,青黛、川芎各一錢,共研為末。先含水一口,取藥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內(nèi),以淚出為度。有的配方中減去青黛。此方名為“碧云散”。

三、塞鼻治翳。治法總結(jié)為 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鵝不食為名,塞入鼻內(nèi)頻頻換,三日之間復舊明。

四、牙痛。用棉裹鵝不食草,懷干研末,嗅入與牙痛同側(cè)的鼻孔中。

五、一切腫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澆存性)七分、當歸尾三錢,共搗爛,加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患處。

六、濕毒脛瘡。夏季采石胡荽,曬收為末,每取末五錢、汞粉五分,加桐油調(diào)成膏。先以茶洗凈患處,然后貼膏包好。將有黃水流出。五、六日病愈。

七、脾寒瘧疾。用石胡荽一把,搗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