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野生動物知識的時候,老師著重的講解了關(guān)于羚羊角的很多內(nèi)容,這是一種具有豐富效果的中藥,羚羊?qū)な沉缪蚪窍蹬?苿游镔惣恿缪虻慕?,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涼血解毒的作用,臨床上多用于高燒引起的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小兒寒熱驚癇,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肝火上炎之目赤紅腫,翳障,視物昏花等對瘟病高熱發(fā)斑,煩躁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不知羚羊角膠囊主要治什么?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的朝向性運動反應,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開始速度,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但不導致肌肉松弛.羚羊角煎劑10g/kg給小鼠灌服,能顯著降低咖啡因所引起的驚厥率和加快其恢復率,使死亡率降低。
羚羊角膠囊,中成藥名。為治風劑,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高熱驚癇,神昏痙厥,子癇抽搐,癲痛發(fā)作,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治中風手顫,亸曳語澀:羚羊角(鎊)50克,犀角(鎊)1,5克,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各75克,薏苡仁(炒)、秦艽(洗)各100克。共研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葉湯下,漸加至三十丸。
羚羊角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約長15至33厘米,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滑如玉,無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至16個隆起環(huán)脊,間距約2厘米,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習稱“握之合把”?;恐睆?至4厘米,內(nèi)有堅硬的角柱,習稱“骨塞”,長約占全角的1/3至1/2,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nèi)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察呈結(jié)合部呈鋸齒狀,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zhì)堅硬。氣無,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