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種中藥是一種中藥材,它的孕育環(huán)境十分獨特,需要在山上的潮濕的地方才會長得好,分布于云南、廣東、廣西等地,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片塊或顆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藍色、灰黃色或灰白色,有的潔白色,半透明,略帶光澤,體輕,質(zhì)硬而脆,易破碎,吸濕性強,氣微,味淡,用于熱病神昏,中風痰迷,小兒痰熱驚癇、抽搐、夜啼,那么天竺黃配伍有哪些呢?
先來說說天竺黃的藥理作用:對心血管系統(tǒng),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力減弱,心率變慢,對離體兔耳血管有直接擴張作用,表現(xiàn)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處于攣縮狀態(tài)時此作用更明顯。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黃水煎提取物對組胺所致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顯著的抑制作用;對心血管及血漿復鈣時間的影響,在血凝實驗中,該藥能延長凝血時間,可能與復鈣時間延長有關;鎮(zhèn)痛抗炎作用,從竹黃中提取物能顯著提高小鼠熱板法痛閾,其作用優(yōu)于吲哚美辛(消炎痛)。
天竺黃的配伍有: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熱除濕,化痰止咳力量增強,主治濕熱內(nèi)蘊,咳嗽吐痰不爽,嘔惡,胸悶胸痛,夜寐不安等癥。最宜用之于小兒痰熱交熾,消化不良,或痰風將作,目睛呆滯之際;配膽星,相須為用,主治痰熱閉阻清竅,高熱神昏譫語,驚癇等癥;配菖蒲,竹黃以清為主,菖蒲以開為主,一清一開,相輔相佐,一寒一溫,相互補充,用治熱病神昏,中風痰熱壅盛等癥,療效大增;配白僵蠶,用治風熱痰喘,驚癇抽搐;配朱砂,用治痰熱驚風,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