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聽見海金沙的名字,我恍惚之間以為這是一種跟大海有關的植物,說不定還是一種水生植物,但是真正的了解以后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么一回事,它確確實實跟水沒有任何的關系,就是我們很常見的路邊植物中的一種;但是它可不是普通的一株植物,而是自很久之前就,很受青睞的一種藥物,擁有著非凡的療效;那么海金沙有怎樣的功效和作用呢?
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4m。根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莖細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葉為1-2回羽狀復葉,紙質,兩面均被細柔毛;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長12-20cm,寬10-16cm,小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有溫齒或不規(guī)則分裂,上部小葉無柄,羽狀或戟形,下部小葉有柄。
治水氣腫滿,黃疸:海金沙、續(xù)隨子各0。3,生姜30g,中庸(樟柳根是也,商陸,一名章陸,又名章柳或名中庸)30g,蜜60g。上5味,細研淹1宿,以次日五更時,用絹帛濾汁,只作1服,溫暖吃盡,食前,逼下黃水,乃服勻氣藥補,后用樟柳根煮粥吃。方中海金沙利水,通淋,為君藥。海金沙散治,五淋澀痛:海金沙、肉桂、甘草(炙)各6g,赤茯苓、豬苓、白術、芍藥各9g,水1盞,燈芯30莖,同煎至七分克,去渣,空心溫服。方中海金沙清熱,利水,通淋,為君藥。
利膽作用給麻醉大鼠總膽管插管收集膽汁,將對香豆酸(50mg/kg)經(jīng)十二指腸注入,其利膽作用,在給藥后2小時達到最大效應,可持續(xù)4~5個小時,給藥后膽汁較給藥前平均增加20±8。9%,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其利膽作用與劑量成正相關,隨劑量增加而增加.與去氫膽酸(50mg/kg)十二指腸注藥相比,去氫膽酸的利膽作用較對香豆酸起效快(去氫膽酸在用藥后1小時達到最大效應),但作用強度及持續(xù)時間,二者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