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大黃湯是什么樣的

    發(fā)布時間:2017-04-26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茵陳蒿大黃湯,在生活中湯其實也分很多類型的,最常見的類型無非就是飯桌上的湯了,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總會有湯的存在,不同的季節(jié)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的湯是用來治療疾病的,有的湯是為了食療保健;今天我們要講的呢是茵陳蒿大黃湯,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肯定不是第一種類型了;那么茵陳蒿大黃湯是什么樣的呢。

茵陳蒿大黃湯

茵陳蒿別稱茵陳蒿(本草衍義)因塵、因陳、茵陳、茵陳蒿、綿茵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白茵陳(中藥志),日本茵陳(俗稱),家茵陳(湖北),絨蒿(廣西),臭蒿、安呂草(江蘇)為菊科、蒿屬植物。早春采收幼苗,為菊科、蒿屬植物,茵陳蒿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茵陳蒿的嫩苗。

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莖及雜質(zhì)曬干。幼苗多卷曲成團狀,灰綠色,全體密被白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1.5~3mm;葉柔軟皺縮,展平后葉片呈1~3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小裂片線形、卵形或倒披針形,全緣。有特異的香氣,味微苦。主產(chǎn)于江西、江蘇、安徽、湖北、浙江、陜西、河北、山東等省。生于低海拔地區(qū)河岸、海岸附近的濕潤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區(qū)。

茵陳蒿大黃湯,是一種藥名,主治傷寒發(fā)黃,面目悉黃,小便赤。處方出自《圣濟總錄》卷二十八。

茵陳蒿大黃湯,藥物組成,茵陳蒿半兩,梔子仁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柏皮(蜜炙)半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大黃(銼,炒)1兩,龍膽半兩。制備方法,上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早、晚食后溫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