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與荊芥穗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發(fā)布時間:2017-05-1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大家應該在生活中都見過高粱的穗兒吧,今天我們要說的一種藥材是和高粱的穗兒非常相似的,那么就是荊芥穗兒;大家都知道有一種藥材叫做荊芥,那么到底荊芥與荊芥穗的區(qū)別是什么呢?可能大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好笑,因為藥材從名稱上看就是有區(qū)別的,但是其實不只是藥材的名字,我們一起來具體的看看下文的內(nèi)容介紹吧。

png

荊芥穗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花穗,為穗狀輪傘花序,長約0.5cm,不規(guī)則小段。花冠多脫落,宿萼鐘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涼。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內(nèi)果皮石細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密具紋孔。為柄單細胞,棕黃色。

荊芥一藥,生用有祛風解表的功效,炒炭則用于止血。配防風、羌活,治風寒表癥;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癥;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荊芥與紫蘇均能發(fā)汗解表,但紫蘇散寒力強,偏入氣分,又能理氣寬中;而荊芥祛風力勝,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氣方中常用紫蘇,而在理血劑當中多用荊芥。

荊芥有發(fā)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癥,常與防風相需為用。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fā)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癥,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fā),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荊芥又常用于瘡瘍初起有表癥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癥,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