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出現(xiàn)過一直流汗的情況,而且無論是天氣好壞,都會感覺身上黏黏的,很多朋友都不注意,認(rèn)為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其實如果出現(xiàn)了體虛自汗這種情況的話,是需要及時的進(jìn)行調(diào)理的;麻黃根這種藥材我們都聽說過,它就有治療這種情況的效果,那么麻黃根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麻黃根又叫苦椿菜,麻黃根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根及根莖,麻黃根有斂汗固表、固虛、消肺氣的功效,麻黃根有治療陽虛自汗、陰虛盜汗的作用,麻黃根用藥禁忌是麻黃根功專止汗,有表邪者忌用。
斂汗固表,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細(xì)作撲粉。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 麻黃根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止為度。( <局方>牡蠣散)
麻黃根主升舉陽氣,固表止汗,飲食干凈一些,另外一些陰性的如梨、西瓜等盡量少吃,油膩的肉類最好少吃。麻黃根是一種治療這個治陽虛自汗,陰虛盜汗很好的中藥材,同時具有這個止汗,實表氣,固虛,消肺氣、梅核氣。是適合這個氣血不足的患者對于治療這個腎虛也很有幫助。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黃芪(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