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竹茹的作用是什么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6-21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竹子是我國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植物,人們常說在前四年竹子長(zhǎng)得是非常慢的,這是因?yàn)橹褡右痉€(wěn)腳跟,從第五年開始竹子就瘋狂的長(zhǎng)個(gè)子,因?yàn)榈妆P穩(wěn)定了;竹子也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大熊貓的食物,竹葉同時(shí)也是一味藥材,有很多的功效,那么究竟竹葉竹茹的作用是什么呢?針對(duì)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竹葉竹茹

竹葉

性寒,味甘淡。入心、胃經(jīng)。功能清熱除煩。治高熱煩渴,口舌生瘡等癥。配石膏、麥冬、半夏等,治暑熱傷津;與生地、木通、甘草同用,治心經(jīng)實(shí)熱,小便不利等癥。常用量10~15克。

竹茹

又名竹皮、竹二青。為淡竹刮去綠色外皮后,刨下的中間層卷絲狀的“刨花”。姜汁炒用,性涼,味甘。入肺、胃、膽三經(jīng)。功能涼胎氣、清熱化痰、除煩止嘔。治肺熱咳嗽、虛煩不寐、妊娠惡阻等。配橘皮、甘草、大棗等,治呃逆嘔吐。常用量5~10克。

【性味歸經(jīng)】甘,微寒。入肺、胃、膽經(jīng)。

【功效】清熱止嘔,滌痰開郁。

【功效作用】

1.滌痰開郁:①用于膽虛痰熱郁結(jié)、煩悶不寧、不得眠等證,可與枳實(shí)、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溫膽湯。②用于中風(fēng)痰迷心竅、舌強(qiáng)不能言,可與膽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紅、枳實(shí)、人參、甘草、生姜同用,如滌痰湯。

2.清熱止嘔: ①用于濕熱嘔吐,可與黃連、半夏、陳皮同用,如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②用于胃虛熱所致的嘔吐或噦逆,可與橘皮、黨參、甘草、生姜、大棗同用。

3.清熱除煩:用于熱病后余熱未盡,心煩意亂,可用竹葉、石膏加竹茹、蘆根。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rùn)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jiǎn)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