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分清散的功效作用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8-14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萆薢,相信大家很少有人知道,甚至不知道這兩個(gè)字該怎么念,那今天我們所說的萆薢分清散,就是由萆薢為主要成分,它是一種藥劑,那它有什么功效作用呢,用來治療什么呢?接下來我就帶領(lǐng)大家去了解一下萆薢分清散的功效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一定會(huì)有所收獲的。

萆薢分清散

【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各9g)

【用法】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入鹽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鹽少許)。

【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化濁。

【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小便頻數(shù),混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方歌】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烏藥益智俱,或益茯苓鹽煎服,通心固腎濁精驅(qū)。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濁,乃由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下焦虛寒,氣化不利,腎失封藏,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shù)、尿濁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溫暖下元,利濕化濁。方中萆薢利濕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故以為君。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虛寒,用以為臣,《本草求真》謂石菖蒲能溫腸胃,“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藥相伍,總以祛濕濁為主,故佐入益智仁、烏藥溫腎散寒。益智仁能補(bǔ)腎助陽,且性兼收澀,故用之溫暖脾腎,縮泉止遺;烏藥溫腎散寒,除膀胱冷氣,治小便頻數(shù)。入鹽煎服,取其咸以入腎,引藥直達(dá)下焦,用以為使。原書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則其利濕分清之力益佳。綜觀全方,利濕化濁以治其標(biāo),溫暖下元以顧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醫(yī)家楊倓的《楊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為“萆薢分清飲”。

【運(yùn)用】

1、辨證要點(diǎn):本方為主治下焦虛寒淋濁的常用方。以小便混濁頻數(shù),舌淡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diǎn)。濕熱白濁則非本方所宜。

2、加減法:若兼虛寒腹痛者,可加肉桂、鹽茴以溫中祛寒;久病氣虛者,可加黃芪、白術(shù)以益氣祛濕。

3、現(xiàn)代運(yùn)用:適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等,屬下焦虛寒,濕濁不化者。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jìn)體...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gè)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