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白附子的別名都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18-04-19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導致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熬夜上火,思慮過多,或者是單純病理性的頭痛,這些要通過醫(yī)生的診斷來確定,但是我們平常還是要注意留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多加強鍛煉,保護好我們的頸椎,我們也可以通過服用一些中藥來緩解癥狀,那么白附子有沒有這種功效,中藥白附子的別名都有哪些呢?

中藥白附子的別名

中藥白附子的別名

白附子別名:禹白附、牛奶白附、野半夏、野慈菇、雞心白附、麻芋子。屬天南星科,根莖類。歸于胃、肝經(jīng)??伸铒L痰、通經(jīng)絡(luò)、解毒鎮(zhèn)痛??芍委熤酗L痰壅、口眼歪斜、偏頭痛、破傷風、毒蛇咬傷、瘰疬結(jié)核、癰腫等癥。生長于陰濕的林下、山澗、水溝及莊稼地,是我國的特有物種,河北、山東、吉林、遼寧、河南、湖北、陜西、甘肅、四川至西藏南部均有生長。

白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jié),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唱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1、內(nèi)服宜炮制后用。

2、風痰壅盛,經(jīng)脈拘急,肢體不遂者,可與天南星、半夏、川烏等配伍,以加強祛痰通絡(luò)之功。

3、若風邪侵襲面、風痰阻滯經(jīng)絡(luò),癥見口眼歪斜者,可與僵蠶、全蝎等同用,以散風止痙。

4、痰氣結(jié)聚頸項而致瘰疬腫痛者,可用鮮品搗爛涂敷患處;或與半夏、貝母、連翹等同用。

白附子的副作用

白附子品有毒,宜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內(nèi)服宜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適量,搗爛外敷。

【使用注意】:陰虛血虛動風或血熱盛動風者,以及孕婦均慎用。生品一般不內(nèi)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