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阿嚏~現在這么脆弱,可能是父母對你太好了
- 阿嚏~現在這么脆弱,可能是父母對你太好了
-
參與醫(yī)生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 王曉艷 副主任醫(yī)師

據WAO(世界變態(tài)反應組織)統(tǒng)計,過去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總患病率已達22%,其中包含3億哮喘患者,4億過敏性鼻炎患者,2~2.5億食物過敏癥患者,1.5億藥物過敏患者,以及其他眾多過敏性疾病患者。過敏,已被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正常情況下,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后大都面臨兩種命運:如果該物質被機體識別為有用物質或無害物質,它會被吸收、利用或自然排出;如果該物質被機體識別為有害物質,免疫系統(tǒng)會立即將其驅除或消滅。而過敏,就是免疫系統(tǒng)把無害物質當成有害物質去攻擊,從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反應或疾病。
當過敏原進入身體后,會誘導變應原特異性B細胞產生IgE類抗體。這類抗體會與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相結合,形成致敏的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使身體進入致敏狀態(tài)。這是過敏的第一個階段——致敏階段。
接下來,是過敏的第二個階段——激發(fā)階段。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身體時,會與致敏的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表面的抗體結合,啟動細胞活化信號,導致脫顆粒,釋放多種生物活性介質。
此后,將進入過敏的第三個階段——效應階段。致敏細胞釋放的多種生物活性介質會作用于效應組織或器官,引起過敏反應,比如:全身過敏反應、消化道過敏反應、呼吸道過敏反應,以及皮膚過敏反應。
過敏是怎么“找”上我們的呢?遺傳是過敏發(fā)生的重要原因,過敏性疾病是多基因參與的復雜疾病。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外,環(huán)境因素也至關重要。幾乎從一生下來我們就經歷著各種殺菌滅毒,導致接觸到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大幅縮減,因此,免疫系統(tǒng)和無害微生物的接觸也就減少了。
大量研究證實,微生物不完全是人類的敵人,還是人體健康的守衛(wèi)者。嬰幼兒時期多接觸微生物,會讓免疫系統(tǒng)學會耐受,不輕易對外來無害物質等做出反應,因此可以幫助我們防止或抑制過敏和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
對居住在德國萊比錫兒童的研究表明,過敏癥和花粉熱發(fā)病率的快速上升可能與嬰兒期擁有良好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有關。蘇格蘭的研究結果顯示,3歲以上的小孩若得過麻疹,則他在10至14歲時患氣喘的幾率則大幅下降。一項跨國性研究的資料顯示,曾暴露于結核桿菌的兒童將來患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幾率確實較低。
那我們應該怎么預防過敏呢?首先,遠離過敏原!留心觀察自己對哪些東西過敏,必要時可做過敏原篩查;其次,親近自然,多外出活動,避免過度消毒;最后,在飲食和服用藥物上需要注意,因為這些能夠影響到我們身體內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包括不要過度使用抗生素、盡量母乳喂養(yǎng)、盡量食用未經精細深加工的食物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