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急性肝衰是什么病

參與醫(y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王東 主任醫(yī)師
急性肝衰又稱為急性肝壞死,指肝臟實質細胞廣泛破壞、壞死而引起的一系列肝衰竭相關癥狀,包括嚴重黃疸、凝血功能障礙、肝性腦病等。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或某些化學毒素,亦或是慢性肝病基礎上出現(xiàn)的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進展較迅速,可快速出現(xiàn)黃疸、凝血功能障礙、肝性腦病,直至肝衰竭、肝昏迷,部分患者合并有明顯腹脹、腹水。急性肝衰竭總體預后較差,因為肝細胞出現(xiàn)大量破壞、壞死,此時轉氨酶水平不一定高,但膽紅素水平明顯升高,臨床稱為酶膽分離。急性肝衰竭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需人工肝替代治療或緊急進行肝臟移植,才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