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什么,診斷標準是什么
-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什么,診斷標準是什么
-
參與醫(y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徐文皓 副主任醫(yī)師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紅細胞形態(tài)學當中的一種,是根據(jù)血液常規(guī)中紅細胞的相關參數(shù)來劃分。此時需要將同一份血液標本,同時測得的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量、血球壓積三項數(shù)據(jù),計算紅細胞的三種平均值。紅細胞的三種平均值包括平均紅細胞容積,即MCV,參考值為80-10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參考值為24-34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參考值為320-360g/L。而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上述三項值,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具體診斷標準如下:1、平均紅細胞容積: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容積低于80fL;2、平均血紅蛋白量: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量,低于27pg;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低于320g/L。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常見于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比如地中海貧血、鐮狀細胞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該形態(tài)學分類有助于貧血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但形態(tài)學分類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早期缺鐵性貧血,可能并不呈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能仍是正常細胞性貧血。只有中、重度的缺鐵性貧血,才可能出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