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病毒性乙肝吃什么藥降黃疸

參與醫(yī)生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 閻文昭 副主任醫(yī)師
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嚴重情況下,可以導致黃疸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眼睛黃、尿黃和皮膚、鞏膜黃染。由于肝功能中除轉(zhuǎn)氨酶升高外,膽紅素也會出現(xiàn)升高,因此最準確的檢測方法為化驗肝功能。而服用藥物降低黃疸,需要評估患者病情及病毒復制情況。如果病毒處于復制階段,而病毒復制較多時,首要治療為控制病毒復制,例如乙肝病毒復制控制住,肝臟功能才能使其得到充分保護,肝臟的炎癥才能停止活躍,肝臟功能才能徹底穩(wěn)定。而降黃疸藥物通常有以下幾種:1、控制乙肝病毒:最常用的口服藥包括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等;2、保肝、降酶:如甘草酸制劑和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對于保護肝細胞、減輕肝臟炎癥、保護肝臟功能的功能較為有益;3、直接退黃:如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膽酸等,均具有一定的降低膽紅素作用。綜上所述,從根本上要控制病毒、控制肝臟的炎癥,才能最終使黃疸消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