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機看

分享

肝臟介入治療的副作用

參與醫(y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王東 主任醫(yī)師
肝臟介入治療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介入插管引起的物理性傷害,以及通過介入注入到肝臟內部的血管栓塞劑、化療藥物等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介入治療是目前臨床上用于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也可用于膽道梗阻、門靜脈高壓癥等。通常肝臟介入治療是通過穿刺,將導管送入到肝動脈或者是肝臟內的膽道系統,以達到動脈灌注藥物、切斷腫瘤的血供。同時給予化療藥物,控制腫瘤的生長。 膽道穿刺引流則主要用于梗阻性黃疸的治療,穿刺會引起局部出血、疼痛,有的人會出現膽瘺,甚至是腹腔內大出血的風險,但這種概率比較低。部分會出現繼發(fā)性感染,表現為發(fā)熱等。如果肝臟腫瘤較大,通過介入打入栓塞劑和化療藥物,可以引起肝臟腫瘤明顯壞死,會出現劇烈的上腹部疼痛,也會引起明顯的肝功能受損,嚴重情況會出現肝功能衰竭。個別病人也會由于大面積的腫瘤壞死,釋放壞死物質而引起全身反應,表現為乏力、惡心、嘔吐,甚至是出現急性腎功能損傷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