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患了心臟病以后必須靜養(yǎng),甚至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生怕動一動就會刺激心臟,引起心臟病發(fā)作。其實過度靜養(yǎng),尤其是長期臥床,不僅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和血栓栓塞風險增加,此外還會導致身體體能進一步下降,一旦日常活動都受到影響,生活質量會顯著下降。而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適度運動,不僅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wěn)定冠狀動脈斑塊。
冠心病患者該怎么運動才能既對心臟有好處又不誘發(fā)心臟病發(fā)作?
住院患者可以運動指證:
1、過去8 h內沒有新的或再發(fā)胸痛;
2、肌鈣蛋白水平無進一步升高;
3、沒有出現(xiàn)新的心力衰竭失代償征兆(靜息時唿吸困難伴濕啰音);
4、過去8 h內沒有新的明顯的心律失?;蛐碾妶D動態(tài)改變;
5、靜息心率50~100 次/min;
6、靜息血壓90~150/60~100 mmHg;
7、血氧飽和度>95%。
住院患者避免或停止運動的指征:
1、運動時心率增加>20 次/min;
2、舒張壓≥110 mmHg;
3、與靜息時比較收縮壓升高>;40mmHg以上,或收縮壓下降>10 mmHg;
4、明顯的室性和房性心動過速;
5、二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6、心電圖有ST段動態(tài)改變;
7、存在不能耐受運動的癥狀,如胸痛、明顯氣短、心悸和唿吸困難等。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運動處方
運動時間:心臟病患者的最佳運動時間為30~60 min/d。剛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從10 min/d開始,逐漸增加運動時間,最終達到30~60 min/d。
運動頻率:有氧運動每周3~5 d,最好每周7 d??棺柽\動、柔韌性運動每周2~3 d,至少間隔1 d。
運動強度:通常采用心率和自我感知勞累程度來監(jiān)測運動強度。推薦的最小有氧運動強度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如40%~60%的峰值攝氧量,或接近無氧閾時的心率支,或40%~60%的最大心率)。建議患者開始運動從50%的峰值攝氧量或最大心率開始運動,運動強度逐漸達到80%的峰值攝氧量或最大心率。
運動形式:主要包括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有氧運動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騎自行車等;抗阻運動包括靜力訓練和負重等。
注意事項
1、每次運動前必須做好熱身,持續(xù)5~10 min。做完運動后還要做做放松運動。
2、出院后1個月內不建議選擇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和游泳等運動,建議以步行為主。
3、根據冷熱、濕度和海拔變化等適時調整運動水平。
4、告如果運動中出現(xiàn)胸痛、頭昏目眩、過度勞累、氣短、出汗過多、惡心嘔吐以及脈搏不規(guī)則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如停止運動后癥狀仍持續(xù),特別是停止運動5~6 min后,心率仍增加,應繼續(xù)觀察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