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粉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5-10-0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白及粉食療作用:白及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質(zhì)粘斂澀,可散可收;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主治肺癆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癰瘡腫毒,瘰疬,痔漏,燒燙傷,手足皸裂,肛裂。

別名:甘根、連及草、臼根、白給

使用提示:內(nèi)服:煎湯,5至12克;研末,每次1.5至3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涂。

白及粉知識介紹:白及為蘭科植物白及的塊莖。白及多年生草本,生于山野、山谷較潮濕處,有栽培,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等地。栽種3至4年后的9至10月采挖,將塊莖浸水中約1小時左右,洗凈泥土,除去須根,經(jīng)蒸煮至內(nèi)面無白心時取出,曬或炕至表面干硬不粘結(jié)時,用硫磺熏一夜后,曬干或炕干,然后撞去殘須,使表面光潔,篩去雜質(zhì)。

白及塊莖呈不規(guī)則扁圓形或菱形,多有2至3個爪狀分枝,長1.5至5厘米,厚0.5至1.5厘米。表面為灰白色或黃白色,上面有凸起的莖痕,下面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以莖痕為中心,有數(shù)個同心環(huán)節(jié)和棕色點狀須根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類白色。半透明,角質(zhì)樣。無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個大、飽滿、色白、半透明、質(zhì)堅實者為佳。

白及粉補充信息: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大小分檔,洗凈,悶潤至透,切薄片,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

白及粉適合人群:外感及內(nèi)熱壅盛者禁服。

白及粉食物相克:

1.白及反烏頭。

2.癰疽已潰,不宜同苦寒藥服。

白及粉做法指導(dǎo):

1. 多年咳嗽,肺痿咯血者,可單用,糯米飲調(diào)服;如治肺癆咯血,可與三七配伍,一斂一散,即可增強止血作用,又無留瘀之弊。

2. 瘡瘍初起未潰者,可單用本品研末外敷;或與金銀、皂刺、乳香同用。

3. 治療手足皸裂:白及30克,大黃50克(為末),冰片3克(研粉),混和備用。用時加少許蜂蜜,調(diào)成糊狀外涂,每日3次,治愈為止。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