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的簡介、作用與功效及用法用量

    發(fā)布時間:2015-10-19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厚樸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我們平時的時候可能會用到的中藥,只是大家平時的時候不太了解或是不注意而已,一般主要是和別的中藥一起搭配著進行使用,不同的配方功效也是不同的。

厚樸.png

厚樸的簡介

【別名】:厚皮、重皮、赤樸、烈樸、川樸、紫油厚樸

【藥材類別】:枝葉/樹皮類

【性味】:苦;辛;性溫。

①《本經(jīng)》:味苦,溫。

②《別錄》:大溫,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太熱。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手足陽明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

【入藥部分】:為木蘭科植物厚樸和廬山厚樸的樹皮、根皮和枝皮。

【產(chǎn)地和分布】:1.厚樸:喜生于溫涼濕潤氣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分布于陜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現(xiàn)在有些地區(qū)已多栽培。

2.廬山厚樸: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邊的雜木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現(xiàn)已有栽培。

【形態(tài)特征】:1.厚樸:落葉喬木,高5-15m。樹皮紫褐色,小枝粗壯,淡黃色或灰黃色。冬芽粗大,圓錐形,芽鱗被淺黃色絨毛。葉柄粗壯,長 2.5-4cm,托葉痕長約為葉柄的2/3。葉近革質,大形,葉片7-9集生枝頂,長圓狀倒卵形,長22-46cm,寬15-24cm,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漸狹成楔形,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發(fā)綠色,被灰色柔毛?;▎紊枷?,直徑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輪3片綠色,盛開時向外反卷,內(nèi)兩輪白色,倒卵狀匙形;雄蕊多數(shù),長2-3cm,花絲紅色;雌蕊多數(shù),分離。聚合果長圓形,長9-15cm,(艸骨)(廿突)果具2-3mm的喙。種子三角狀倒卵形,外種皮紅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廬山厚樸:本種與厚樸十分相似,主要區(qū)別是,本種葉先端凹缺成2個鈍圓的淺裂片。聚合果基部較窄?;ㄆ?-5月,果期9-10月。

厚樸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用于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①《本經(jīng)》: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②《別錄》:溫中益氣,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及胸中嘔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

③《藥性論》:主療積年冷氣,腹內(nèi)雷鳴,虛吼,宿食不消,除痰飲,去結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大溫胃氣,嘔吐酸水。主心腹?jié)M,病人虛而尿白。

④《日華子本草》:健脾。主反胃,霍亂轉筋,冷熱氣,瀉膀胱,泄五藏一切氣,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腹藏不安。調(diào)關節(jié),殺腹藏蟲,明耳目。

⑤王好古:主肺氣脹滿,膨而喘咳。

⑥《本草正》:溫降,散滯,除寒濕瀉痢。

厚樸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①《本草經(jīng)集注》:干姜為之使。惡澤瀉、寒水石、消石。

②《藥性論》:忌豆,食之者動氣。

③《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經(jīng)疏》:凡嘔吐不因寒痰冷積,而由于胃虛火氣炎上;腹痛因于血虛脾陰不足,而非停滯所致;泄瀉因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傷冷;腹?jié)M因于中氣不足、氣不歸元,而非氣實壅滯;中風由于陰虛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傷寒發(fā)熱頭疼,而無痞塞脹滿之候;小兒吐瀉乳食,將成慢驚;大人氣虛血槁,見發(fā)膈證;老人脾虛不能運化,偶有停積;妊婦惡阻,水谷不入;娠婦胎升眩暈;娠婦傷食停冷;娠婦腹痛瀉利;娠婦傷寒傷風;產(chǎn)后血虛腹痛;產(chǎn)后中滿作喘;產(chǎn)后泄瀉反胃,以上諸證,法所咸忌。

厚樸的附方

①治腹?jié)M痛大便閉者:厚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

②治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diào)。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diào)下二錢匕,日三服。亦治反胃,止瀉。(《斗門方》)

③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二兩半,甘草(炙)一兩半,蒼術(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兩,陳皮(去白)二兩半。上四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蜩萍毮?,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博濟方》平胃散)

④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嘔逆惡心:紫蘇葉二兩,厚樸三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盞半,生姜七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⑤治蟲積:厚樸、檳榔各二錢,烏梅二個。水煎服。(《保赤全書》)

⑥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樸等分。上為末,蜜丸梧子大。任下三十丸。(《鮑氏小兒方》)

⑦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樸三兩,黃連三兩。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募毞?。(《梅師集驗方》)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