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的營養(yǎng)價值
【性味歸經(jīng)】:辛,涼。歸肝肺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透疹。
【應用】: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F(xiàn)代醫(yī)學常將其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還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薄荷具有醫(y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diào)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泡澡可以可平緩緊張憤怒的情緒,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歡愉、幫助入眠,但是洗澡就沒效果,還是食用效果最好,但是晩上不宜飲用過多,以免造成睡眠困擾。
【用量】:2~10克
【使用注意】:不宜久煎。
【參考】:含揮發(fā)油,主要為薄荷醇、薄荷酮等。
【宜忌】:
宜: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者宜食;口瘡口臭,牙齦腫痛,以及風熱瘙癢者宜食。
忌:陰虛血燥體質(zhì),或汗多表虛者忌食;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切忌多食久
⒈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忌服。
⒉毒副作用:薄荷腦、油對哺乳動物具有較強的麻痹作用,若過量服用會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在藥品中的使用劑量不能超過規(guī)定的限量(除藥用外,一般每人每日不超過2mg/kg體重)。[2]
【用途】:用于感冒風熱或溫病初起,發(fā)熱頭昏,微惡風寒;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風疹瘙癢,蕁麻疹;肝氣郁滯,胸悶脅痛,或感受暑濕,脘腹脹痛、吐瀉。
【用法】:一日3~10克。煎湯,泡茶,研末,入糖果等。
【附方】:
1,薄荷銀花茶:薄荷10克,金銀花15克。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用于感冒風熱,發(fā)熱惡風,頭昏,咽喉痛。
2,薄荷菊花茶:薄荷6克,菊花10克,茶葉3克。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用于感冒風熱,頭目不清,頭昏。
薄荷的食療方法
薄荷具有醫(y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diào)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1.薄荷粥:鮮薄荷30克或干品15克,清水1升,用中火煎成約0.5升,冷卻后撈出薄荷留汁。用150克梗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湯及少許冰糖,煮沸即可。
功效: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2.薄荷豆腐:豆腐2塊,鮮薄荷50克,鮮蔥3條,加2碗水煎,煎至水減半,即趁熱食用。
功效:可治療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癥。
3.薄荷雞絲:雞胸脯肉150克,切成細絲,加蛋清、淀粉、精鹽拌勻待用。薄荷梗150克洗凈,切成同樣的段。鍋中油燒至5成熱,將拌好的雞絲倒入過下油。另起鍋,加底油,下蔥姜末,加料酒、薄荷梗、雞絲、鹽、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消火解暑。
4.薄荷糕:取糯米、綠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許。先將綠豆煮至爛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葉做成餡備用。把糯米燜熟,放入盒內(nèi)晾涼,然后用糯米飯包豆沙餡,用木槌壓扁即成。
功效:清涼,疏風散熱,清咽利喉。
5.鮮薄荷鯽魚湯:活鯽魚1條,剖洗干凈,用水煮熟,加蔥白1根,生姜1片,鮮薄荷20克,水沸即可放調(diào)味品和油鹽,湯肉一起吃。每天吃1次,連吃3~5日。
功效:可治小兒久咳。
6.薄荷湯 將薄荷葉清洗干凈,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放少許鹽,香油。
功效:解毒敗火。
7.薄荷涼茶:新鮮薄荷葉少許,清洗干凈,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日飲3~5杯,飲用后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8.薄荷冰:用鍋將4碗清水煮開,加入薄荷煮5分鐘,放涼。將薄荷水放入冰箱凍成冰粒,咽喉痛或口干時取冰粒放于口中咀嚼,可收清涼利咽之效。
9. 薄荷酒:取薄荷油10克,米酒、黃酒各50毫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
10.薄荷茶:用薄荷葉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飲用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