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的食療作用和食用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5-11-24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桑葉為??浦参锷5慕?jīng)霜樹葉。初霜后采收,除去細枝及雜質(zhì),曬干。桑葉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者有柄,柄長1至2.5厘米,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8 至17厘米,寬7至13厘米。上表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下表面顏色稍淺,法脈動突出,小脈網(wǎng)狀,脈上及葉腋被疏毛。質(zhì)脆,氣微,味淡,微苦澀。以葉大、色黃綠者為佳。


桑葉補充信息: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難能可貴地、炒桑葉、蒸桑葉、蜜桑葉,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蜜桑葉密閉,置陰涼通風干燥處。

桑葉適合人群:肝燥者

桑葉食療作用: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jīng)。清涼散降。

1.疏風清熱。用于風熱感冒,以發(fā)熱、咳嗽為主要癥狀。桑葉甘涼輕清,善清肺熱及在表之風熱。

2.清肺止咳。用于風熱犯肺的肺熱咳嗽,亦可配以潤肺藥治療燥邪傷肺的咳嗽。

3.清肝明目。治療風熱引起的目赤澀痛。

該品輕清疏散,外能疏散風熱,內(nèi)能清肺、平肝、明目,常用治風熱感冒、燥熱傷肺、肝陽上亢及風熱或肝火目赤感冒、燥熱傷肺、肝陽上亢及風熱或肝火目赤腫痛、肝陰不足之眼目昏花。此外,又能涼血止血。

桑葉做法指導: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至于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yǎng)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桑葉輕清發(fā)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臨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多痰,或燥熱傷肺、干咳無痰;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癥,為常用的藥品。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使用提示:內(nèi)服:煎湯,6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桑葉作用

桑葉是一款具有較強抗氧化功效的袋茶飲。富含稀有元素有機硒、鍺,是天然的強抗氧化劑,可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使蓄積在人體內(nèi)的毒素和廢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新陳代謝和微循環(huán)。 對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甲、乙型肝炎的治療以及癌癥術(shù)后放化療病人的康復有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桑葉能疏散風熱,解表清熱,養(yǎng)陰生津;桑椹能滋陰養(yǎng)血,補虛潤燥;桑根白皮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桑枝能通經(jīng)活絡,除痹止痛;而桑樹燒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療目赤腫痛、青盲、身面水腫,坐臥不得、白癜風、頭風白屑、大麻風等病證。

1、桑葉治風眼下淚: 臘月不落桑葉,煎湯日日溫洗,或人芒硝。(《瀕湖集簡方》)

2、桑葉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 杏仁10克,連翹7.5克,薄荷4克,桑葉12.5克,菊花5克,苦梗10克,甘草4克(生),葦根10克。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溫病條辨》桑菊飲)

3、桑葉治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膚甲錯,麻痹不仁: 嫩桑葉(去蒂,洗凈,曬干,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凈)四兩。將胡麻擂碎,熬濃汁,和白蜜一斤,煉至滴水成珠,入桑葉末為丸屈口梧桐子大。每服三錢, 空腹時鹽湯、臨臥時溫酒送下。(《醫(yī)級》桑麻丸)

4、洗天行時眼,風熱腫痛,目澀眩赤: 鐵扇子二張, 以滾水沖半盞,蓋好,候湯溫,其色黃綠如濃茶樣為出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時,再以藥汁碗隔水婉熱,再洗,每日統(tǒng)三、五次。(《養(yǎng)素園傳信方》)

5、桑葉治霍亂已吐利后,煩渴不止: 桑葉一握,切,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圣惠方》)

6、桑葉治吐血: 晚桑葉,微焙,不計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冷臘茶調(diào)如膏,人圖香少許,夜臥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補肺藥。(《圣濟總錄》獨圣散)

7、桑葉治大腸脫肛:黃皮桑樹葉三升,水煎過,帶溫琶納之。(《仁齋直指方》)

8、桑葉治小兒渴: 桑葉不拘多少,用生蜜逐葉上敷過,將線系葉蒂上繃,陰干,細切,用水煎汁服之。 (《勝金方》)

9、桑葉治癰口不斂: 經(jīng)霜黃桑葉,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10、桑葉治火燒及湯泡瘡: 經(jīng)霜桑葉,焙干,燒存性,為細末,香油調(diào)敷或干敷。(《醫(yī)學正傳》)

11、桑葉治穿掌毒腫: 新桑葉研爛童之。(《通玄論》)

12、桑葉治咽喉紅腫,牙痛: 桑葉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12、桑葉治手足麻木 不知痛癢:霜降后桑葉煎湯頻洗.(《急救方》)

13、桑葉治乳硬作痛:嫩桑葉 生采 研.以米飲調(diào) 攤紙花貼病處.(《婦人良方》)

14、桑葉治頭目眩暈:桑葉三錢,菊花三錢,枸杞子三錢,決明子二錢。水煎代茶飲(《山東中草藥手冊》)

15、桑葉治搖頭風(舌伸出,流清水,連續(xù)搖頭): 桑葉一至二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至于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yǎng)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桑葉輕清發(fā)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臨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多痰,或燥熱傷肺、干咳無痰;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癥,為常用的藥品。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食用方法

1、涼拌桑葉:選擇較幼嫩桑葉(去掉葉柄),洗凈,切絲,放入開水鍋內(nèi)焯一下,用涼開水過涼,瀝干水分,加入精鹽、味精、蒜泥、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2、桑葉菜餅:桑葉(去掉葉柄)洗凈,切成1cm見方的小塊,放入開水鍋內(nèi)焯一下,與面粉混合和面,烙餅,蘸蒜泥吃。

3、桑葉茶:將桑葉曬干,經(jīng)加工處理直接泡水代茶飲用或粉碎后包裝做成袋泡茶。

4、桑葉面點:桑葉干燥,粉碎,作為直接食品添加劑,以5%左右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可烤制面包及各種糕點,同時還可以制作桑葉饅頭、壓制桑葉面條、包餃子等。不但顏色獨特、增加花樣品種,且具有營養(yǎng)和保健作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