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升麻湯的做法與功效

    發(fā)布時間:2015-12-07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麻黃升麻湯。

【處方】

麻黃7.5克(去節(jié))升麻3.5克 當(dāng)歸3.5克 知母2.5克 黃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藥2克 天門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綿裹)白術(shù)2克 干姜2克

【功能主治】

治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者。

【用法用量】

用水2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藥,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每次相隔約1~2小時。汗出愈。

【摘錄】

《傷寒論》

【處方】

麻黃(去節(jié))75克 升麻38克 黃芩 芍藥 甘草(生)石膏(煅)茯苓各30克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治傷寒發(fā)熱,汗下不解,血隨氣壅,鼻衄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熱服。微汗解。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

【處方】

麻黃2分,桂枝1分,杏仁1分,吳茱萸1分,草豆蔻1分,厚樸1分,曲末1分,羌活1分,柴胡根5分,白茯苓1分,白術(shù)5分,青皮5分,升麻根1分,蒼術(shù)1分,澤瀉1分,豬苓1分,陳皮1分,黃連5分,黃柏1分。

【功能主治】

小兒面色痿黃,腹脹食不下。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作1服。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熱服。正月、四月,小兒服之神效。

【摘錄】

《醫(yī)學(xué)綱目》卷三十八

【處方】

麻黃(去節(jié))2兩半,升麻1兩1分,黃芩1兩,芍藥1兩,甘草(生)1兩,石膏(煅)1兩,茯苓1兩。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傷寒表未解,熱郁作衄;風(fēng)邪內(nèi)縮,久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熱服。微汗解。

【摘錄】

《三因》卷九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麻黃升麻湯是什么了吧。麻黃升麻湯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fēng)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fēng)濕的原因,大家一...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