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的炮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6-03-23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1.杏仁:揀凈雜質(zhì),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皺起撈出,浸涼水中,脫去種皮,曬干,簸凈。

2.炒杏仁:取凈杏仁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


生藥材鑒定

顯微鑒別 種子中部橫切面:

(1)杏仁 外種皮細(xì)胞1列,散有長圓形、卵圓形,偶有貝殼形及頂端平截呈梯形的黃色石細(xì)胞高38-95μm,寬30-57μm。埋在薄壁 組織部分壁較薄,紋孔及孔溝較多;出部分壁較厚,紋孔較少或無。種皮下方為細(xì)胞皺縮的營養(yǎng)層,有細(xì)不維管束。內(nèi)種皮細(xì)胞1列,含黃色物質(zhì)。外胚乳為數(shù)列廢的薄壁細(xì)胞。內(nèi)胚乳為1列長方形細(xì)胞,內(nèi)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2)野杏仁 種皮表面石細(xì)胞單個或~5個(或更多)散在于種皮薄壁細(xì)胞中,石細(xì)胞呈類、多角形、類多角形或梭形,紋孔大而密;側(cè)面觀呈貝殼形、類圓形、卵圓形、類方形、類多角形或梭形,徑向27-76μm,底部寬18~60μm,突出于表皮層的部分呈半月形、弓形或圓拱形,約占高度的一半,色較淡,壁厚5-8(-10)μm,層紋及紋明顯,底部壁厚3~5μm,層紋無或極少,紋孔密。

(3)山杏仁 石細(xì)胞表面觀較寬扁,呈類圓形、卵圓形、類多角形、類方形,紋孔大而密;側(cè)面觀多為寬貝殼形、類圓形或扁梭形,少見長圓形或卵圓形,高46~84μm,寬34~68μm。

(4)東北杏仁 石細(xì)胞多為較高的長貝殼形,頂端較小,向基部漸寬大,高46~95μm,寬41~91μm,紋孔及孔溝均細(xì)密。


理化鑒別

(1)取該品0.5g,置帶塞試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搖勻,在試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鈉溶液濕潤的濾紙條,塞緊塞子,試管置40-50℃水浴中加熱10min,濾紙條由黃色變磚紅色。

(2)薄層色譜 取該品0.5g,加等量碳酸鈣共研碎,放入帶塞三角瓶內(nèi),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過夜后,濾過。殘渣揮干石油醚,加入乙醇4ml冷浸過夜后,濾過。濾液濃縮作供試品。以苦杏仁甙作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醇乙酯-乙醇(2:1:2)展開,碘蒸氣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