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善治濕熱瘡毒。陰癢是婦女常見的多發(fā)病,癥見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亦稱“陰門瘙癢”。因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外陰失養(yǎng)而致陰癢,屬虛證;因肝經濕熱下注,帶下浸漬陰部,或濕熱生蟲,蟲蝕陰中以致陰癢,為實證。臨床上以后者多見。余常用燥濕止癢湯治之,多獲立竿見影之效。
1、土茯苓的作用
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2、土茯苓煲湯孕婦可以喝嗎
孕婦應謹喝土茯苓。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免疫病臨床用于治療紅斑狼瘡、白塞病、銀屑病之口腔潰瘍和陰部、眼部、皮膚之炎癥、皮疹、皰疹、潰瘍,常與黃連、白鮮皮、苦參同用。
土茯苓為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土茯苓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有鎮(zhèn)靜及保護肝臟、抑制潰瘍的發(fā)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
有中醫(yī)師指出土茯苓可以去胎毒,但也有部分中醫(y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土茯苓容易導致滑胎,建議孕婦懷孕期間還是少飲為好。
3、哪些人能食用土茯苓
茯苓適宜于一般人群。尤宜于水濕內困,水腫,尿少,眩暈心悸,胃口欠佳,人便稀爛,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者。但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氣虛下陷、津傷口干者慎服。
茯苓有利尿的作用,如果一旦過量服用,那么就會導致小便次數過多,從而傷了身體的根本,令人元氣大傷。同時腎虛患者食用之后,會加重疾病癥狀,甚至出現滑精等情況,所以應注意服用劑量以及特殊人群的服用。同時常常容易口干以及氣虛體弱的患者應該避免服用,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