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知母,網上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雖然與知母的功效沒多大的聯系,但是卻是個既覺得世態(tài)炎涼又覺得自有真情在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太直到最后才把自己的本事傳給干兒子,那就是識別山上的野生知母,以造福世人,因當時那藥還沒名字,老太太見干兒子如此孝順便取名“知母”,那么知母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值得老人藏了這么多年?
原來,知母生于向陽干燥的山坡、丘陵草叢或草原地帶,常成群生長。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味苦,性寒。多用于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主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知母有滋陰潤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如玉液湯。對口渴、飲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能夠清熱瀉火,主治溫熱病,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能夠清肺化痰,用于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痰稠等證。本品有清瀉肺火,滋陰潤肺之效,常與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此外,知母常同黃柏相須為用,配入養(yǎng)陰藥中,如知柏地黃丸。 也能通便潤燥,治療因陰虛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瀉脾弱,飲食不消化,胃虛不思食,腎虛溏泄等證。但是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是不能服用知母的!因為知母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脾胃虛寒服用會有嚴重的拉肚子現象!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