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從書上或者其他途徑都知道中草藥是植物制作出來的,但它畢竟是藥物,不同于食物,對于食物我們都要適量的食用,更何況是藥物,對于灸黃芪我們都知道是一種很名貴的中草藥,中醫(yī)學里取其根部做藥用,它在人體保健的各個方面都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炙黃芪補氣生血,使用方法也極其方便、多樣,對氣虛血弱和肺虛氣短尤其是女性,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滋養(yǎng)補品,但是是不是可以吃很多呢,灸黃芪的用量是多少呢?
炙黃芪區(qū)用于補中益氣升陽,而利水、因表、托毒生肌多生用。因本藥性偏溫,補氣升陽,易于助火,所以有陰虛陽亢、熱毒亢盛、食積內(nèi)停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陽熱亢盛。黃芪用量可大至30-60g,但需注意不要太過量,否則會致胸悶。劑量的大小因人而異,因病而異。炙黃芪還有很好的補火助陽的作用,炙黃芪可以引火歸源,也可以散寒止痛,同時炙黃芪還有很好的活血通經(jīng)的作用,炙黃芪也可以用來治療男性的于陽痿和女性的宮冷,炙黃芪對于心腹冷痛和虛寒吐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炙黃芪性溫而藥力向上升,相同的劑量補氣詩,其程度又比黨參大,在臨床上藥力和藥勢不太容易被控制,配伍上難以充分協(xié)調(diào),使得它在內(nèi)科使用上有較大的局限性;而春天的氣候溫暖,濕熱比較大,使用黃芪容易導致以熱助熱,尤其不利于黃芪本身藥力的充分施展;更重要的是,使用黃芪在中醫(yī)臨床上容易補火助邪,一旦缺乏準確全面的辨證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術,那補藥入口就可能會變成毒藥,危害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說炙黃芪對于人體的作用是比較大的,不過都說是藥三分毒,因此就不太建議大家食用過多的炙黃芪,因為有可能會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