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里大家的飲食習慣會更傾向于一些湯湯水水的食物,因為在吃飽的同時,也能很好的養(yǎng)胃,這是多么好的一舉兩得的事情,還有一些注重養(yǎng)生的人,會煲養(yǎng)生的湯品或者喝具有保健作用的茶,那么炙黃芪和紅參泡水一起喝,不知道大家喝過沒有,還有就是炙黃芪和紅參泡水喝的功效相必大家肯定都想知道吧,稍等,馬上為您慢慢道來。
紅參和黃芪都是補氣的常用藥,常常一起使用,可以增強補氣效果。這樣做有用的,紅參和黃芪泡水喝增強了補氣的藥效,根據(jù)中醫(yī)的基本原理:氣能生血,氣能載血,氣能行血,說明你補氣是對的,你氣血雙虛,最好能加入當歸紅棗熟地就氣血補養(yǎng)更好了,要注意紅參和黃芪補氣有些熱,容易上火的,為了減少上火,可以加入白芍,熟地來制約紅參和黃芪的上火。紅參功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黃芪功能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
紅參和黃芪有很好的補氣升陽的作用,但是補氣有余,而補血不足。兩者都屬于溫性中藥,陰虛者不宜服用。建議加滋陰養(yǎng)血的枸杞、白芍、阿膠等,這樣既可以氣血雙補,有可以不上火。中醫(yī)學認為,“氣為血之母,血為其之帥”,氣需要血的滋潤,血需要氣來運行。所以補氣必須兼補血,補血也須煎補氣,這樣才有鞏固的療效。
綜上所述:紅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多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氣不攝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等癥的治療。黃芪能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并有增強機體免疫和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壓等功能。兩藥一起使用,有補氣固表、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只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配伍好兩藥的比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