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聽起來就有藥材的味道,估計聞起來還會有淡淡的清香吧,它會是那種開著小花的白色植物么?下面言歸正傳,白薇又叫白馬尾等好多種名字,根部有淡淡的香氣,葉頂端漸尖,花序呈傘型,花冠輻射狀,花呈深紫色,花期為4到6個月,果期大約6到8個月,它的根部和莖,常被當成藥材,適合長在草叢或者干旱地,你知道白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么?
白薇的功效:1.清熱涼血:①用于陰虛血熱、午后身熱或低熱不退、或骨蒸潮熱、或產(chǎn)后虛熱及一些原因不明的虛性發(fā)熱,常與生地、青蒿、地骨皮等同用;溫邪初入營分或陰虛兼外邪者,可配入解表藥中同用;純陰虛者可與滋陰藥配伍。②用于肺熱咳血,常與蘆根、黃芩、貝母、杏仁同用。2.降血壓:用于高血壓、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可與澤蘭、炮山甲、丹參等同用。3.利尿通淋用于小便淋痛,可與竹葉、滑石、木通等同用。
作用:1.白薇與丹皮,均為清血熱之品,白薇雖苦咸而長,于清解,能透達一切時邪溫病;丹皮有涼血之長,只能清血熱于內(nèi)而不能透達血熱于外。2.白薇與青蒿,皆能清退虛熱,主治骨蒸潮熱和五心煩熱,但青蒿偏透陰分之熱,且能舒肝解郁,兼能利尿。
配伍應用:1.配白僵蠶:白薇苦咸性寒,入血分,涼血退熱,透邪外出,并能涼肝安神;白僵蠶祛風,清熱止痛。二藥合用,清熱平肝、涼血安神、祛風止痛效強。 2.配地骨皮:地骨皮涼血除蒸,白薇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二藥合用,益陰除熱、涼血除蒸,治骨蒸潮熱、血虛發(fā)熱。3.配竹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薇清熱涼血。二藥合用,滋陰清熱、利尿除淋,治陰虛血熱、小便淋漓。
食用方法:①《本草經(jīng)集注》:惡黃芪、大黃、大戟、干姜、干漆、大棗、山茱萸。②《本草經(jīng)疏》:凡傷寒及天行熱病,或汗多亡陽過甚,或內(nèi)虛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內(nèi)虛,腹中覺冷,或因下過甚,泄瀉不止,皆不可服。③《本草從新》:"血熱相宜,血虛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