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和大薊的區(qū)別圖介紹

    發(fā)布時間:2017-02-13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很多中藥在外貌上是相當神似的,尤其是要來說的這兩種,說的是一種草生藥材類,因為兩者植物形態(tài)比較相似,所以只用了它們的個頭來區(qū)分,這兩類草藥最先記載在名醫(yī)別錄中,在售賣小薊和大薊的市場上,各種質(zhì)量殘次不齊,而且很不容易分別,所以需要購買小薊或者大薊的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買錯了,今天我們就來仔細介紹下小薊和大薊的不同,小薊和大薊的區(qū)別圖有什么不同?

小薊和大薊的區(qū)別圖

大薊與小薊均始載于陶弘景的《名醫(yī)別錄》,并被列入中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其載于草部濕草類。市售大薊與小薊品種不但復雜,而且較混亂,異物同名的品種甚多。有的地區(qū)將大薊、小薊顛倒相稱;而有的地區(qū)則大小薊不分,均以同一植物當之。不同地區(qū)的藥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則用地下根部。

大薊又名虎薊、馬薊,華南稱老虎俐、山蘿卜,華東稱千針草、野紅花,福建稱豬母刺、雞姆刺,四川稱土紅花等。大薊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為長紡錘形;莖高50-100厘米,有縱條紋,密披白軟毛;葉互生,根生葉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5-30厘米,羽狀深裂,裂片5-6對,先端尖,邊緣具不等長淺裂和針刺,基部漸狹,形成兩側(cè)有翼的扁葉柄,莖生葉較小,基部抱莖,下表面密被白綿毛;花兩性,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全為筒狀花冠,紫紅色。

小薊又名貓薊、刺薊菜、刺兒菜、刺薊、刺角菜等。小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無紡錘狀塊根,根細長;莖直立,高25-60厘米,綠而帶紫,被白色綿柔毛;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1厘米,寬1-3厘米,先端短尖,葉全緣或疏齒裂,其裂程度遠比大薊為淺,每齒具金黃色小針刺,亦不及大薊的刺長,其葉兩面均有白色綿柔毛;頭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異株,與大薊有別。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體...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