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刺蒺藜還是白疾黎,其實在日常的生活中見到的并不多,能聽得到的幾率也不是特別的大,但是其實這兩個詞還是挺相似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對于不知道它們究竟是什么的人來說,很容易會覺得它們其實會是同一種事物,那么它們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講的,刺蒺藜和白疾黎一樣么?
刺蒺藜是一年生草本;莖由基部分枝,平臥,淡褐色,長可達1米左右;全體被絹絲狀柔毛。一年生草本;莖由基部分枝,平臥,淡褐色,長可達1米左右;全體被絹絲狀柔毛。雙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1.5-5厘米;小葉6-14,對生,矩圓形,長6-15毫米,寬2-5毫米,頂端銳尖或鈍,基部稍偏斜,近圓形,全緣?;ㄐ?,黃色,單生葉腋;花梗短;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花盤基部,基部有鱗片狀腺體。果為5個分果瓣組成,每果瓣具長短棘刺各1對;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狀突起。
分布全國各地,長江以北最普遍;全球溫帶地區(qū)均有。多生于荒丘、田邊及田間,常為田間雜草;果入藥,有散風、平肝、明目之效,嫩莖葉可治皮膚瘙癢癥;種子可榨油;莖皮纖維供造紙。
葉對生、互生或簇生,單葉或羽狀復葉;具托葉?;▋尚?,輻射對稱或兩側對稱;萼片4~5,花瓣同數(shù);雄蕊與花瓣同數(shù),或3至多倍,花絲基部或中部常有小鱗片,子房上位,常4~5室。蒴果或漿果狀核果;分瓣果。約有半數(shù)屬為單種屬。主要分布于干燥地區(qū)。
為5個小果聚合而成,呈放謝狀五棱形,直徑0.6-1cm。有的裂為單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舞狀,表面綠白色或灰白色,背面隆起許多網(wǎng)紋及小刺,還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質硬,刺手,切斷面可見白色或黃白色有油性的種仁。無臭,味苦、辛。以顆粒均勻、飽滿堅實,灰白色著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