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蘇常用量以及假蘇相關(guān)附方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5-24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荊芥大家也許聽說過,假蘇可能沒有,其實(shí)假蘇和荊芥指的是同一種藥物,只是名字不同,實(shí)際上是一樣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使用假蘇的時(shí)候應(yīng)該用多少,關(guān)于假蘇常用量的說明,我們下面會通過針對不同疾病或者癥狀的附方來給大家一些相關(guān)的建議,希望大家在了解這些附方中假蘇的用量之后,可以更好的使用假蘇,避免不必要的用藥過量或者用藥過少。

假蘇常用量

【假蘇相關(guān)附方】

風(fēng)熱牙痛。用荊芥根、烏桕根、蔥根等分,煎湯隨時(shí)含漱。

小兒驚癥。用荊芥穗二兩、白礬(半生半枯)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丸,姜湯下。一天服二次。

一切偏風(fēng)(口眼歪斜)。用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爛,取汁濃煎成膏。加將藥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曬干為末。 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開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中風(fēng)口噤。用荊芥穗研細(xì),取二錢,酒送服。此方名“荊芥散”。

產(chǎn)后中風(fēng)(手足抽筋,角弓反張,不省人事)。用荊芥穗子,微焙為末。每服三錢,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則挑齒灌入,齒緊 則由鼻灌入。此方名“華陀愈風(fēng)散”,還有“如圣散”、“舉卿古拜散”(亦即荊芥散之意,因舉卿切音為荊,古拜切音為芥。這是用切音隱語來為藥方名)等名。

產(chǎn)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荊芥穗一兩三錢、桃仁五錢(去皮尖,炒),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錢。

產(chǎn)后下痢。用荊芥穗四、五枝,燒存性,不能觸油火。燒好后加麝香少許,以熱開水調(diào)下。

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荊芥燒存性,研累。每服二錢,陳皮煎湯送下。二服可愈。 吐血不止。用荊芥連根洗過 ,搗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荊芥穗為末。生地黃汁調(diào)服二錢。

尿血。用荊芥、縮砂,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糯米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崩。和荊芥穗在麻油燈上燒焦,研細(xì)。每服二錢,童便送下。

痔漏腫痛。用荊芥煮湯,每日洗痛處。

大便下血。用荊芥(炒)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婦女酒送下。又方:荊芥二兩、槐花一兩,同炒,研細(xì)。每服三錢,茶送下。

瘰疬潰爛(牽連到胸前兩腋,結(jié)塊大如茄子)。用荊芥根下段剪碎,煎湯熱洗 。洗后,見破爛處有紫黑點(diǎn),以針刺破,讓惡血流出。另用樟腦、雄黃,等分為末,麻油調(diào)勻掃爛處出水。次日洗過又掃,直至病愈。

疔腫諸毒。用荊芥一把,切細(xì),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為兩次冷飲。 各種瘡疥。用荊芥研末,加地黃自然榨汁熬膏,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腳丫濕爛。用荊芥葉搗爛敷上。

頭目諸疾(眼疾,風(fēng)氣頭痛,頭昏目眩等)。用荊芥穗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小腹急痛,癃閉不通。用荊介、大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溫水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內(nèi)用量減半;大便不通者荊芥用量減半。此方名“倒換散”。荊芥的功用是祛風(fēng)解表,清熱散瘀,破結(jié)塊,消癰毒。李時(shí)珍稱它是風(fēng)病、血病、瘡病的要藥。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gè)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